吳久華,男,漢族,1957年11月出生,德州臨邑人,恒源街道辦事處十里堡村村委委員。
百善孝為先,今年60多歲的吳久華,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盡心竭力照顧老年癡呆癥的母親,他一直和母親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在母親的臥室里床頭上常用的藥物整齊擺放,生活必需品更是一應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顯得干干凈凈。他言傳身教地把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傳承給下一代,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每次吃飯時,總是把好吃的菜往母親碗里夾,讓她多吃點,老人牙口不好,吳久華就把飯菜做得軟乎一點,并盡量做到營養搭配合理,讓老人吃得舒心,還經常給母親買些水果、鈣片、牛奶等營養品,讓老人增加營養、滋補身體。春夏秋冬,也會惦記著給母親添置新衣服、新鞋子。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讓母親“隨著性子來”,從不惹老人生氣。老人年紀大了,時常擔心自己年老體弱成為兒女們的包袱,吳久華就盡量和母親多交談,拉些家長里短,寬慰老人。為了照顧好母親,吳久華放棄了和鄉親們相約外出游玩的機會,他說母親年紀大了,離不開人照顧,自己要在家里看著母親,心里才踏實。
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吳久華在照顧母親期間,永遠都是一張笑臉,從未怠慢過一次,從未有過一回不耐煩。他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子女才會孝敬我。”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他的影響下,一家人對長輩也都十分的孝順。正是因為有了子孫們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發福壽延年,一家人其樂融融,特別的惹人羨慕。“現在母親病了,變得像小孩一樣,我會像母親小時候照顧我那樣照顧她。”吳久華說,時間不等人,能多陪母親一天是一天。他希望陪在母親身邊的時間多一些。因為老母親身邊一刻也離不開人,他放棄了自己的個人愛好,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侍候老母親,一直到現在,就是想讓老人家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照顧外,老人家的心情也很重要。因為母親年輕時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現在眼睛也看不清了,耳朵也背了,所以她經常情緒狀態也不好,總覺得自己不如以前了。那吳久華就不停地開導她,做母親的思想工作。母親記憶力已經很不好了,問過的問題她覺得沒問過,開導她的話她也一會兒就忘。就這樣,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只是希望在母親的有生之年盡他的能力來孝敬她,回報她的養育之恩。在母親百年之后,也不給自己留遺憾。
吳久華不僅是母親的好兒子,也是村民心中的好干部。他待人熱情真誠,在擔任村委委員、網格員期間,工作認真,勤勤懇懇,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首位,通過微信、電話、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掌握村內動態信息,及時為群眾服務,為村級事務管理等出謀劃策。疫情之初,吳久華同志不畏嚴寒帶頭在村頭坐班值守,白天值班夜巡防,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守門人”。嚴格排查進出人員,切實做好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登記、勸返等工作。在全村范圍內加強宣傳、摸排和管控工作,讓群防群治的力量構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2022年,吳久華帶領衛生院工作人員為村內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入戶采集核酸,平時定期走訪村內低保戶、貧困戶,了解低保戶、貧困戶等生活困難群眾需求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疫情封控期間自費購買白菜、土豆、油菜等新鮮蔬菜逐門逐戶送到低保戶、貧困戶家中。
和千百萬個兒女一樣,吳久華在贍養老人方面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但他無怨無悔、不辭辛勞地照顧年邁的母親,這已經足夠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他就是這樣,身懷愛老之心,厲行孝敬之舉,以責任去體現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美德,詮釋了孝道的真諦,為全天下的子女做出了贍養老人、責無旁貸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