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夏津縣宋樓鎮趙官屯村的張秀蘭是普通“兵媽媽”中的一位。1982年,張秀蘭與本村青年潘元山結為連理,婚后育有一兒一女。夫妻二人經營著8畝責任田,農活不忙時就到就近企業打工,以盡贍養老人哺養兒女之責。女兒大學畢業后在淄博市就業結婚并定居,兒子2020年在讀大學二年級時萌生當兵進軍營保家衛國的念頭,征求家庭意見時,張秀蘭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兒子的這一志向。在她心目中,軍人一直是那么崇高,那么榮耀。2020年冬天,兒子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
一、錄歌曲、腌鴨蛋、種花生,家鄉特產“寄思念”
“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子在家時,張秀蘭還沒感覺到怎么樣,現在膝下突然少了平時撒嬌調皮的兒子,她不禁有些寢食不安起來,天長日久,她愈加思兒心切。可能是天下偉大母親的本能使然吧。
張秀蘭愛自己的兒子,也愛兒子的戰友們。她給兒子多次寄去自己選擇錄制好的十幾個軍營題材的歌曲u盤,兒子和戰友們都非常愛聽、愛唱。春節到了,為了讓兒子和戰友們過個好年,她給兒子寄去家鄉的花生、紅棗和自己精心腌制的咸雞蛋,讓兒子分給他的戰友們。兒子在發回的微信視頻里,戰友們吃著她寄去的土特產,心里想著在魯西北農村,還有一位關心他們的兵媽媽,戰友們親切地稱呼她:“真是一位關愛兵營的好媽媽!”
也正是這份無私和偉大的母愛,激勵著兒子在部隊的成長和進步。入伍三年,兒子不怕吃苦、科學訓練,成績進步很快,專業技能迅速提高,多次獲得“優秀士兵”等稱號。
二、愛老敬老、熱心公益、愛崗敬業,實際行動“傳真情”
張秀蘭雖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尊老敬老,團結群眾,熱心幫助困難群眾、軍屬和退伍軍人,熱心公益事業。在趙官屯村,隨便找一個村民問起張秀蘭,聽到的絕對都是對她的贊美和肯定,因為多年來,團結鄰里、孝敬公婆、關愛子女,踏實工作就是她一直在做的事情。
張秀蘭的公婆雙雙患病多年,晚年均需專人床前照顧。前后四五年時間夫妻二人輪流負責專職護理,不僅投入了巨大時間和精力,且替二老償還了四萬多元的看病吃藥的債務開銷,在當地群眾中被傳為美談。
張秀蘭還熱心各類公益事業。四川汶川地震、疫情防控和本村修橋、筑路、修志等事業,她都盡力而為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她對困難群眾也總是傾力相助。近幾年,接受過她資助的貧困學生、病患者和殘疾人共有40多人。
不僅如此,張秀蘭還是一位孜孜勤奮的敬業員工。公婆去世后,她應聘到德百超市成為一名企業員工。她積極進取、盡職擔當,她用敢干敢闖創造優秀業績。在工作中獲得“星級品牌有助于之星”“先進工作者”等多項獎項,尤其是在2022年10月份疫情期間,她舍小家顧大家,吃住在單位,每天配貨送貨,為居民送去家庭生活用品。在工作中真心熱情對待每一名客戶,在崗位這些年,她積累了許多的忠實顧客。她常說,“孩子在部隊當兵,作為一個母親,我不但要努力地為兒子創造生活條件,而且更要成為他成長路上的指引明燈。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不能拖子女的后腿,而只能為軍屬這塊牌子增光添彩!”
張秀蘭是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勇于克服困難、無私奉獻的新時代“兵媽媽”,她雖然很普通、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壯舉,但一直用實際行動支持祖國的國防建設。今年,她還榮獲了夏津縣“最美兵媽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