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明
“萬家門扉紅一聯”,紅紅的春聯,使春節的喜慶氣氛濃稠起來,而聯語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各具特色,引人注目。盛世猴年春節到了,讓我們穿越時空,走進古往今來的千家萬戶,看春聯,共品賞。“新年納慶余,嘉節號長春。 ”這是三國時蜀國學士孟昶寫的一副對聯,除夕時作為桃符掛在宮室門側,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春聯。到了明朝,酷愛對聯的朱元璋大力倡導春聯,并親力親為,大年除夕給一牛販子家題寫了一副謎語聯:“滿院生無底,全家午出頭。 ”聯語既貼切工整,又風趣幽默。從此,春聯由儒雅傳到民間,興盛起來,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年俗文化。
聯以言志。“門前仙浴河清流如畫,院里梧桐樹洪福齊天”,家宅的風光旖旎迷人;“安汾村曾是唐朝古縣,天閣樓本為衙府前門”,遠去的歷史如在眼前;“爆竹亮響響盈門喜氣,年餃熱騰騰闔家歡顏”,大年的歡樂氛圍濃濃;“人勤春早地生寶,風調雨順糧滿倉”,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做生意的期盼發大財:“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鴻圖大展生意旺,偉業騰飛財源廣。 ”而健康長壽更是人們的追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也有教化子女,弘揚家風的春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練達人情皆學問,洞明世事即經綸”“詩書承世澤,孝友念家風”。
春聯不僅貼在門扉,也有其他地方。如牲口圈貼的是“牛馬個個矯,豬羊只只肥”;小推車上貼的是“日行千里平安路,夜歸十口幸福家”。還有張貼在灶王爺、土地爺神龕兩旁的春聯,獻給灶王爺的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獻給土地爺的是“土地生萬物,地可發千祥”,極其精練地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