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黨中央反復強調講紀律、守規矩,我們不禁想起了那位可親、可敬的紀委老書記邢兆忠同志。邢老已離開我們8年多了,他那嚴明的家風至今影響著他的子女,也激勵著齊河縣紀委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
??? 邢兆忠是禹城市張莊人,是革命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老干部。他建國初在齊河參加工作,歷任教師,縣委辦副主任、主任,企政部部長,縣造紙擴建指揮部副指揮,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雖然職務不斷變化,但是邢兆忠堅持原則、剛正不阿、恪守黨紀的高尚情操卻歷久彌堅。其中幾件小事流傳下來,讓人肅然起敬。
公家的車只能辦公事
??? 上世紀60年代,邢兆忠調到縣委辦工作,因為工作原因,會經常用到縣委的那輛吉普車,那時全縣也就幾輛汽車。有一次外出公干回來,路經縣中學。那時快中午了,學生正下課放學,司機看到有一個學生邊揮手邊快步跑過來,認出那是邢兆忠的兒子小辰,就停車對邢兆忠說:“邢主任,您看,您的孩子放學了。 ”正說著呢,車門打開,小家伙就上車了。邢兆忠皺緊了眉頭:“小辰,你怎么上車了? ”“爸爸,我放學回家,我還從沒坐過汽車呢,讓我坐坐吧! ”孩子邊說邊對車外的小伙伴得意地揮著手。“不行!孩子,我坐的是公家的車,公家的車只能辦公事,你和同學們一塊跑著吧。 ”小辰原本幸福的笑臉一下僵住了,淚珠很快從眼里涌了出來。司機趕忙圓場:“邢主任,孩子回家正好順道。”“順道也不行。以后記住,公家的車只能辦公事,這是規矩! ”邢兆忠的話擲地有聲,沒有絲毫回旋余地。
??? 從此這事便牢牢印在小辰的心中,以后做什么事都記住要守規矩。
一張自行車票惹的禍
??? 上世紀70年代,物資緊俏,國家實行計劃供應制,當時自行車就很緊缺,需要憑票購買。邢兆忠二兒子吉華一直想買一輛大金鹿牌自行車,但是苦于沒票,一直沒能如愿。小伙伴們都說:“你父親在縣里當官,弄張票還不簡單? ”吉華深知父親的脾氣,遲遲不敢開口。后來吉華想了個變通的辦法,他找到了父親的老下屬,要了一張自行車票,如愿買到了大金鹿自行車。很快,邢兆忠知道了自行車票的事,馬上把吉華叫過來問話。“父親坐在椅子上鐵青著臉,一臉怒氣,我嚇得不敢抬頭。‘說說車子票的事!’我支支吾吾不敢說真話。父親突然摸起茶杯猛地投向我,還好我躲得快,杯子打到墻上摔個粉碎。 ”
??? 吉華回想起當時情景,無限感慨,“他老人家就是這么認真,后來我把自行車退掉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利用父親的影響辦私事了。 ”
讓兒子最后一批轉干
??? 身為縣級干部,邢兆忠十分注意自身言行,尤其在子女上學、工作上,從不搞特殊。二兒子吉華在縣石油公司當工人,按照上級政策,石油公司一部分從事業務工作的優秀工人可以轉為干部身份。吉華的年齡、學歷、工作經歷均符合條件,他的名字出現在第一批轉干名單上。可是第二天,吉華卻被通知他被取消轉干資格,經過多方詢問,才知道是父親認為他工作資歷淺,還需歷練,轉干的事以后再說。第二年,迎來了第二批轉干機會,吉華仍然名列其中。但是邢兆忠知道后,又打招呼換掉了。吉華非常委屈:“我符合條件,為啥不能轉干? ”“一方面,多歷練歷練沒壞處,另一方面,你是干部子女,轉干的名額有限,就是符合條件,咱也得排在最后。 ”這是邢兆忠父子的一段對話。最終,吉華在石油公司最后一批轉干。“父親這一輩子光明磊落,對家人要求嚴格,他老人家是我們全家人的楷模和驕傲。 ”吉華回憶道。
??? 清明時節,回想起邢書記點滴往事,我們欽敬有加。老書記對黨忠誠、嚴于律己、堅持原則、克已奉公的高尚情操將永遠激勵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