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故鄉,我最先想起的卻是故鄉那一縷青藍色的炊煙。
??? 很小的時候,常常要幫父母干很多的農活,比如放牛,比如割草,比如挖藥,比如捋槐花蒸燜飯吃。那時候,吆了牛去門前的坡上,牛吃它的草,我們一群放牛郎就滿山遍野地瘋玩。那時候,家家都有一口很大的鐵鍋,就架在胡基壘好的土灶上,灶下架起柴火。每到午飯時間,村里家家屋頂上的煙囪里都會飄起一股子青藍色的炊煙。這時候,連村里的空氣都彌漫著一股子草木燃燒后特有的淡香味道。
??? 那時候,手表還是很奢侈的東西,我們這些孩子哪里能用起那么貴的東西。瘋玩得肚子餓了,就回頭望一望村里,看一看那些屋頂上有沒有青藍色的炊煙升起。如果炊煙還沒有升起,自然還不到吃飯的時候,只能忍著餓再玩上一會兒。等那一縷明媚的陽光完全照進村子,那些青黑色的屋脊上依次飄起了淡青色的炊煙。沒有風的時候,那些炊煙更是一種美景,映襯著屋后的青山,映襯著天空里的幾朵白云,映襯著門前的一樹桃花,那樣的景致,遠比一幅風景畫更多了些動感。
??? 雨后初晴的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村子一股子清新的味道。隨著太陽慢慢爬上山頭,黛青色的瓦脊上升騰出一縷一縷的霧氣。霧氣升騰后,黛青色的屋脊慢慢泛出淡淡白色。這時候,一股子青藍色的炊煙從綠樹環繞的村莊里升騰而起,扶搖直上藍天。那時候,如果有照相機,從遠處拍攝,以屋后的青山為背景,絕對是一幅很美的照片。如果有風,空氣里一定能聞到一股子淡香的草木味道。
??? 那是我十八歲那年,第一次跟隨表哥出門打工。一大早起來,母親為我做起了早飯,由于晚上鐘表沒有上發條,表停了,等表哥來叫我的時候,母親的飯還沒有做好。表哥讓我到街上買了再吃。就這樣,我和表哥背著行李,沿著塬上的小路向村外走去。上了村外的大路時,我回頭望見母親遠遠地站在塬畔向著我們的方向望著。母親,土塬,塬上的紅花,綠草,還有那一縷升騰著的炊煙,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之中……
??? 如今,村里人越走越少。每一次我回家都會上一上山,爬一爬嶺,不為別的,只為了尋找故鄉曾經有過的美好的記憶。站在坡上,朋友抓了一把土撒向空中,隨口念道:“零級煙柱直沖天,一級青煙隨風偏……”是啊,炊煙,要是有炊煙飄起,絕對是人間美景。可是我們等了好久,都沒有拍到炊煙裊裊的動態美景。朋友問我:“他們難道不做飯嗎?”我回答道:“人煙,人煙,沒有人哪兒來的煙呢?”
劉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