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俊青
??? 打發時光,看書或做針線,都好。
??? 像這樣晴朗的午后,開著窗,陽光水一樣涌進屋子的每一個角落,還有細碎的風,在陽光里溫柔地流動,從你的發間、額頭、指縫里輕輕地滑過,不動聲色就把纏綿于你的小倦怠趕走。
??? 泡一杯茶,看那淡黃色的菊花在陽光中綻放。素面,赤腳,窩在沙發里,或就在茶幾的旁邊席地而坐。一塊小花布,一個針線盒,時光靜靜的,跟著手里的針腳走走停停,任陽光從這扇門溜到另一面墻邊去。萬物嘈雜,耳邊無聲;眼里,是悄悄蔓延的喜悅;心,如這秋日的陽光,純凈安寧,仿佛就甘愿這樣坐到天荒地老去。
??? 一直鐘情宋詞中婉約的女子,低眉含情,浣紗織錦,遙望山水重重,絲絲縷縷間,掩了多少女兒心事;也愛紅樓十二釵,妙齡風華,巧笑嫣然,素手芊芊繡出春心萬般……“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想那舊時女子在最美的年華里,雖閉門深閨,而她們專心女紅的樣子卻無不是女兒家最優雅的姿態啊!
??? 舊時民間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書可以不讀,但針線活是一定要會做的,封建禮儀要求女子具備“德言容功”四種品德,其中的“功”便是指女紅了。《禮記·昏義》中寫“是以古者婦人先嫁三日,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可見在古代,精通女紅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是何其重要。她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時光都賦予了女紅,女紅亦如閨閣一抹氤氳的霞光,使每個青春年少的女子更加溫柔動人。
??? 那些年代已然走遠了……
??? 現在,人們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自由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女人也頂半邊天,在一切快節奏的今天,很少有“閑工夫”去縫縫補補了。但有些時候,突發一些小心思,穿針結繩,讓那些隱隱約約的夢想游走在細密的針腳里,和著陽光,躁動的心竟也漸漸安定下來。不在乎做什么,也不在乎做得怎么樣,在寧靜的時光里體會一種輕松安然的心境,便也了解了古代女子那份風吹草動水不驚的恬靜與從容來自何處了。
??? 我喜歡做針線,很享受那“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慢節奏。其實在我看來,不管何時,女紅都是根植于女子心底永遠的蔥蘢。當歲月老去,今已非昨,它會留住一個女子明媚的倒影,還有那些溫婉的時光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