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一個甲子的風雨歲月,我的人生又掀開了新的一頁,開始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在職時,也聽說過老前輩們的故事,但畢竟還沒輪到自己,如今真的離開忙碌了40年的工作崗位,好像一疾馳的列車戛然而止停在了終點站,還真有點不適應。經過這幾年的“磨練”,不但適應了,如果再回到原來狀態,給個金娃也不干了。
??? 家人對我退休后的生活頗為關照,生怕由于不適應而影響身體健康,看到我現在的樣子都非常高興。女兒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形容我的退休生活:春賞楊柳,夏觀荷花,秋思落葉,冬看飛雪,靜聽四季的天籟之音,與墨為伴,與書結緣,閑來筆走龍蛇,隨意揮灑,悠然自得,好不愜意。
??? 是的,退休后的生活應當豐富多彩。除了鍛煉身體、聽聽音樂、照看孫兒,享受天倫之樂,還真得有個愛好,最好是雅好。于是,我想到了自認為多少有點基礎的書法。還是老脾氣,不管干啥,只要干就想把它干好,干出點名堂來。學習書法亦是如此,經名人指點,首先拿出了學習規劃,接著進京參加了書法高研班。原來在位時也練過書法,參加過有關的活動,聽人家說“寫得不錯”,并竊喜。進了書法培訓班,經過理論學習、專家指導和作品點評,才知道過去寫的只是毛筆字,離真正的書法還差得遠哩。老師講,中華書法是一門傳統藝術,博大精深,是一個人終身的事業。會寫毛筆字不等于會寫書法,書法和毛筆字不是一個概念。要想學好,非下苦功不可。
??? 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下了功夫。首先,選帖。法帖是最好的老師。從古至今,經典法帖浩如煙海,如何選帖至關重要。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因此我將王羲之的《圣教序》、孫過庭的《書譜》等經典名帖作為自己臨習的主攻方向,以深入古典、扎根傳統、追慕先賢。第二,臨習。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幾年來,不管是酷暑盛夏,還是數九寒冬,不論是休閑在家,還是出門在外,我都嚴格按計劃臨寫,從未間斷。第三,請教。將臨習作品篩選一二,請老師或名家點評,不怕亮丑,虛心請教,修正不足,力求形似,進而神似。第四,修心。書法講求“心正則筆正”。書法人只有內心與天地同寬,才能在書法創作時寫出浩然正氣。提高人品、修養是寫好書法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將學習書法理論,提高道德素養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先后學習了《易傳》《續書譜》等理論著作,力求“書中有文、書中有道、書中有人、書中有德”,心懷正氣,寫端端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 這樣堅持了數年,自己的書法水平有了一定的進步,也在一些書法比賽活動中得了部分獎項,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堅持學習書法的決心和信心。更可喜的是自己的身心在揮毫潑墨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愉悅,身體狀況似乎也比前幾年好了許多。正是:人過耳順年,夕陽紅半邊,專心弄翰墨,滿紙現云煙。下堂兒女笑,老腳正蹣跚,心情無限好,再活五百年。
??? 說到這里,大家笑了,我更樂了!
□張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