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霞
??? 秋漸深。天,由涼轉寒; 由綠轉黃;葉,水,由盈轉瘦; 由北向南。花也越來越雁,少,滿目蒼綠間褐黃的秋色里,只有月季把殘存的紅意點綴在公園街角。一年的蓬勃在惴惴中漸行漸遠……因怕看到那些曾經旺盛的生命日漸枯萎心生悲戚,出門的次數也變少了。幾天前接到德州晚報賞菊筆會的邀請,聽說錦繡川的菊展已辦過幾年,但因懶怠從未去過,便欣然同意。
??? 晨風料峭,秋陽明媚,七位文友沿著河岸緩步前行。因是周末,河邊已遍布了游人,散步的,垂釣的,攝影的,賞秋的……最大的一群是中老年舞者。大紅團花的美麗長裙隨著樂曲在深秋的晨風中翩然舞動,若花若蝶。輕快的舞步,愉悅的面龐,讓人心生羨慕。在這一團紅的熱情里,看不到半點深秋的影子。對岸蘆葦發白如雪,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在水一方的多情女子用舞姿闡釋纏綿悠遠的情懷。紅的黃的葉子散布在林蔭路上,瀲滟的湖水頻頻把秋波推送到岸邊。聊著秋,聊著文,很快就從東方紅路走到了東風路。繞著橋墩的幾十
??? 盆菊一下讓眼睛亮了起來。
??? 圍看了一會兒,聽說菊花的
??? “大部隊”還在上面,于是急急
??? 攀上橋來。
??? 上橋的一霎那,幾乎都用了“哇噻”來開場。最幼稚的也是最直接的。與那一場盛宴目接的第一感覺,便是驚艷!驚艷于菊的花色之繁,品類之多,場面之壯觀。
??? 麗日晴空下,一盆盆一排排一架架紅色、白色、紫色、黃色各類品種的菊在秋日的晴空下燦然怒放。那一刻,瞬間起了恍惚與疑惑:秋耶?春耶?”“ 團團的蜜蜂,團團的人,團團的菊。真可謂:花容人面交相映,疑在春風畫圖中。
??? 最先入目是懸垂如瀑、花朵質樸繁密的懸崖菊。高高的架子上,數掛綴滿星花的綠瀑傾瀉而下,浪漫而富詩意。忽然想起席慕容一首小詩:如雪般白/似火般熱烈/蜿蜓伸展到最深最深的谷/我那隱藏著的愿望啊/是秋日里最后一叢盛開的/懸崖菊。隨著人流依次瀏覽,有的花瓣纖細清透,疏落飄逸;有的花瓣寬而豐碩,儀態雍容。放眼望去,色彩斑斕,美不勝收。俯身花前,清芬沁腑,令人心清氣爽,愛憐更甚。
??? 菊自古便是文人雅愛,是詩者畫者最常表現的題材之一。晉陶淵明說“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唐元稹說“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清龔自珍說“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花鳥畫大師吳昌碩和齊白石酷愛畫菊,與石依,與松伴,與梅親,與蘭鄰,無不寄托畫者清逸離塵、淡然無爭的情懷。宋朱淑真“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則賦予菊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的品質。
??? 蹴于一叢潔白的菊前凝視良久,玉骨冰清,姿態盈盈,分明一個清雅的仙子偶臨塵世,對視間,似有無限相契。會心的微笑被韓老師敏銳抓拍到,很是珍愛,賦小詩一首為記:
??? 錦繡川賞菊
??? 錦繡川旁錦繡團,華光霓彩若秋燃。
??? 花顏人面親相顧,知己分明已數年。
??? 流連間已近中午,仍戀戀不忍離開。一場菊的盛宴,點亮了深秋蕭瑟,染香了錦繡川水,也滋潤了文者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