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清澤
??? 張愛玲的作品深受文藝青年喜愛,更是編劇導演的心頭好,她本人也被許多評論家稱為天才,然而她的成功除了靠天賦,更與閱讀廣泛有關。
??? 張愛玲曾在作品中寫道:“在炮火下我看完了《官場現形記》。小時候看沒能領略它的好處,一直想再看一遍。一面看,一面擔心能夠不能夠容我看完。字印得極小,光線又不充足,但是,一個炸彈下來,還要眼睛做什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極其惡劣的戰爭環境中,她還在認真讀書,可見她對書的癡迷。
??? 張愛林名作《傾城之戀》的背景取材于《詩經》中的《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據……憂心悄悄,問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小說中的精致文字,大概深受《詩經》影響。
??? 張愛玲作品中常有細膩的環境描寫、精致的服飾描寫,與《紅樓夢》的影響不無關系。
??? 張愛玲小時候很喜歡《聊齋志異》,長大后她覺得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更好看,她覺得這里面有著典型的18世紀的道德觀,讓人興趣十足。
??? 在《重訪邊城》這本書里,張愛玲專門寫了關于愛默生和梭羅的文章,可見他們的作品,她都是熟讀了的。
??? 張愛玲用很多文字談了《戰爭與和平》的寫法和主題,還拿來和《復活》比較,她認為“此書的主題是模糊的,但仍然是偉大的作品,至今讀來,依然一寸寸都是活的。”她讀得很細致,還有自己的思考。
??? 有言道“文人相輕”,然而張愛玲一直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同時代其他作家的作品。張愛玲在一篇文章里談到,她的女同學喜歡張資平而她喜歡張恨水。張恨水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她都拿來分析,比如丁二和與田二姑娘,因為名字里都有個“二”字,人物就顯得敦厚老實。
??? 張愛玲看到弟弟讀沒什么營養的連環畫時想糾正他,而她當時正在讀穆時英的《南北極》和巴金的《滅亡》。
??? 張愛玲曾在文章中回憶道:“《小說月報》上正登著老舍的《二馬》雜志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二馬》,雖然老舍后來的《離婚》《火車》全比《二馬》好得多。
??? 由此可見,張愛玲讀的書不僅豐富,還都是有品質、有底蘊的好書。如今才女的“書單”有了,就讓我們從中選出自己喜歡的,開始美好的閱讀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