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珊
?????? 冬日讀書能讓人去掉塵世的浮躁之心。陸游詩云:“寒生點滴三更雨,喜動縱橫萬卷書。 ”“北窗暖焰滿爐紅,夜半濤翻古檜風。老死愛書心不厭,來生恐墮蠹魚中。”如此等等,都是他冬夜讀書時寫下的心情。文學批評家金圣嘆對冬天讀書頗有體會。他說人生有33種“不亦快哉”的事情,其中就有“雪夜閉門讀禁書,不亦快哉”。試想,冬夜雪霽,萬籟俱寂,結廬人境,卻無人聲馬喧,豈不是一年四季中最為靜好的讀書時光?
??? 我認為,讀書如飲茶,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冬日里,關上門窗,寒流、喧囂、一切蕪雜都被關在門外。窗外寒氣逼人,室內卻暖意融融,打開書,聞著書墨香,一頁頁讀下去,聽得見紙張的聲音,也聽得見文字的聲音,內心的浮躁在一點點釋懷。如果某晚下雪,躲在被窩,枕著悉悉窣窣的下雪聲,讀著唐詩宋詞,與古人相會于書中,是何等愜意的事!你可以做到風聲雨聲不入耳,心中唯有讀書高;國事家事一邊棄,天下只有讀書事。如同老僧入定,人書合一,這種感覺,只有冬天才能找到;這種心境,只有冬天才能營造。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靜心讀書,悠哉樂哉。
??? 天寒讀文章,應著眼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樣的暖色文字。心與詩意相融,便不會在意窗外瑟瑟寒風,自然的凄涼和人情的悲涼離你而去。心境與詩文意境交融得越近,世間的喧嘩和自然的蒼涼就離你越遠。冬天的嚴寒襯托思想的深邃,因而也適合讀一些比較厚重的作品,盡心品味豐子愷的細膩親切、冰心的典雅飄逸、賈平凹的隨意與匠心…由文字帶來的和風煦暖穿透力很強,足以抵擋空氣的寒涼。讀這些書恰如喝一口熱茶,瞬間心田便暖和了。
??? 冬夜讀書,最佳的狀態是圍著溫暖的火爐,沏上一壺茶,沉醉在書中描寫的世界里。如果疲倦了,就從芳菲的書頁中抬起頭來,放眼窗外皚皚白雪,那又是一種怎樣心曠神怡的美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