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讀書法
□董志國
著名作家碧野一生創作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近千萬字,是一位天才與勤奮兼具的作家。“三比法”是碧野的讀書方法,也是他的成才之道。
將名著與非名著相比。俗話說:“不比不知道”,如果光讀名著,而不把它與非名著相比較,就不知道名著究竟“名”在哪里?名著的藝術水平高究竟“高”在哪里?名著的主題思想深刻究竟“深”在哪里?名著的構思巧妙究竟“巧”在哪里?如果寶珠捧在手上都不能識別它,那寶珠有什么用呢?同樣,名著擺在面前都不能識別它的精華,怎么吸收它的營養呢?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將名著與非名著兩相比較,才能夠看得出名著在主題、人物、結構、語言等方面的明顯長處。
將名著與名著相比。“十個指頭不能一般齊”,即使同是名著也會有高低上下之分。可以把同類題材、同樣體裁或其他有類似之處的名著對照起來閱讀,也可以把中國和外國有類似之處的名著對照起來閱讀,這樣就能鑒別出名著各自的優點和不足,擇其優者吸收,那么吸取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了。
將著名作家前期與后期的作品相比。名作家也并不見得每一部作品都是名著。即使像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這樣的文學巨匠,他們的思想也有一個發展過程,他們的藝術也有一個成熟過程。將名家前后期的作品作比較,對作家的成長過程就清楚了,并且能從中悟出許多規律性的東西,這對立志于走文學道路的青年來說,是很可以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