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瀟涵
老話說“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這是為人處世中獲得快樂的最好方法。
戰國時,楚、梁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在各自的空閑地里種了瓜菜。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菜秧長勢喜人;而楚國的亭卒懶惰,不務農事,菜秧瘦弱,與梁亭瓜田長勢有天壤之別。楚國的亭卒心生嫉妒,就乘夜色偷跑過境把梁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第二天,梁亭的人發現后,氣憤難平,就報告上司,說也要去楚亭將其瓜秧扭斷。上司笑笑說:“這樣做當然解氣,但我們為什么要學他們做壞事呢?我決定從今天起,每天晚上悄悄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 ”
梁亭的人雖然不解,但也不得不照辦。漸漸地,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過一天,而且瓜田都是濕濕的,經暗查原來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境長官知道后,心中既慚愧又敬佩,就把這件事報告給楚王。楚王也被感動了,就和梁王商談修睦邊鄰,最后兩國成了友好鄰邦。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不能像梁國人一樣在面對沖突時選擇忍讓,更多地會選擇埋怨與報復。這是不可取的。
當今社會,人人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現實中到處都充滿競爭。事實上,越是都往窄路上擠,路就顯得越窄,而每個人退后一步,路自然會寬出許多;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是獨自欣賞,再美好也會看厭,但如果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贊美與快樂。
沒錯,與人無爭就能收獲一份從容與寬慰。人生在世,應多一些忍讓、大度。如此,心境就會日益寧靜祥和,如一泓澄澈的湖泊,而快樂和幸福也會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