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梅
夏天賞蓮,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蓮又稱荷花、芙蓉,象征著吉祥、美好、高貴、圣潔,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文人眼里,蓮花盛放,那一姿一容,無異于美麗的女子。所以采蓮民歌里,多見“戀歌”。《采蓮童曲》中有一句“泛舟采菱葉,過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侶,齊聲歌采蓮”。可以想象當這位詩人站在一群年輕人中間,一呼百應、一唱百和,心中該是何等喜悅!
唐代,上至宮廷文人,下至伶人歌者,無不頌詠蓮花。唐太宗在御花園里看見盛開的蓮花,欣然詠詩一首:“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游鶯無定曲,驚鳧有亂行。蓮稀釧聲斷,水廣棹歌長。棲鳥還密樹,泛流歸建章。 ”表達了帝王的雅興。
邊塞詩人王昌齡,曾寫下《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楊萬里愛荷出了名,贊美荷花的詩歌至少寫了十幾首,其中流傳于世的莫過于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李白也愛蓮,且不說‘青蓮居士”中有此一字,他曾以蓮花表達愛情,在《折荷有贈》一詩中,他寫道:“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
周敦頤酷愛蓮花,曾于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清香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贊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現代文學家朱自清也愛蓮,在名篇《荷塘月色》里,他把荷花比作“碧天中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為人們描繪了一幅月下荷塘清新柔美的意境,使人仿佛身臨其境,神思飛越。
臺灣余光中寫過一篇《蓮戀蓮》:“塞尚的蘋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熱的,我的蓮既冷且熱。宛在水中央,蓮在清涼的琉璃中擎一枝熾烈的紅焰,不遠不近,若即若離,宛在夢中央。蓮有許多小名,許多美得凄楚的聯想……沒有比它更為飄逸,更富靈氣的了。一花一世界;沒有什么花比蓮更自成世界的了。 ”余光中用心靈,感知到了蓮的靈魂。
千古文人多愛蓮,寫不盡的蓮荷情緣,詮釋了中國人對自然的信仰和對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