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力
以前的日子,總是過得很慢。在外地讀書的那幾年,常常給朋友和家人寫信。一封信不緊不慢地寫起來,塞進信封里,用膠水封口,貼上足額的郵票,投進校門口綠色的郵筒,剩下的日子就是漫長的等待。從寄出去到收到回信,一來一去得半個月。無論是寫信,還是收信,帶著一種儀式感。我最期待的是家書,父親啰里啰嗦的話語,讀起來特別溫馨。無數(shù)次枕著家書入睡,想象著母親在旁邊口述,父親在吃力書寫的樣子,常常淚滿枕巾。老家來的信,有時竟然舍不得打開看,等吃過晚飯再從抽屜里拿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讀著讀著常常淚流滿面。都說家書抵萬金,我那時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喜歡旅行,到與故鄉(xiāng)不一樣的地方看看。但我又不想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于是綠皮火車成了我的首選。一年中,我有小半時間在外旅行,是那種邊游玩邊寫作的那種旅行。我不趕時間,不追逐名利,只想用文字描摹異地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我在泰山上看過日出,那次覺得不過癮,第二天又看了一次;在云南麗江住過一個多月,燒火做飯,喝茶寫作,將一段歲月融入了麗江;我還坐了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輾轉(zhuǎn)多日去西藏。別人都巴不得快去快回,而我覺得越慢越好,因為實在不想錯過沿途的風景。慢慢旅行,讓我融入跟以前不一樣的生活,對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以前走遠方的親戚,都要帶衣物,做不到當天去當天回。夜宿親戚家,圍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更能增加親戚之間的情誼。小時候我最喜歡住在外婆家,幾乎每個暑假都賴在外婆家不情愿走。除了外公外婆疼愛我外,還因為有伙伴玩,還可以釣蝦摸魚。那時沒有暑假作業(yè),沒有各種補習班,漫長的暑假過得優(yōu)哉游哉。每次去外婆家,外婆見我抱著衣物,總愛打趣地問:“小崽子,又打算來住多久呀?”然后笑著拉我進屋,好吃好喝地招待著,現(xiàn)在想想就覺得幸福。
以前家里來客人了,父母總要燉上一個菜,沒有燉菜顯得不夠誠心。雞總是提前就殺好,洗凈切好后放土罐里慢慢燉,老雞得半天,越燉越香。在外讀書時,放寒假回家,父母總要燉一只雞給我補補。半天工夫才燉好,盡管時間長,卻特別有味道。不像現(xiàn)在,有高壓鍋了,半個小時就能燉爛。
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偶爾想起從前的慢生活,就覺得有種幸福在心底蕩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