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在我心中,2020年的日子既真實又荒誕;過得既快又慢;失去的時光既清楚又模糊。
2020年的新冠疫情像個巨大的魔獸突然降臨,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這一年的三四月份,居家不外出,面對墻上的白紙,我失去了動筆的激情。除了疫情的因素,還有十三屆美展帶給我的思考。十三屆美展上,有一幅題目《啾啾》的作品,令我心動。這幅作品刻畫了一位正在瞌睡的養鳥老人。鳥的喧鬧,襯托出老人的寂寞、孤獨的靜。我在林州太行山寫生時,也遇到過相似的場景:太行山腳下的黃昏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背靠在村頭的老樹上,打起瞌睡,身邊還有一座不大的土地廟。人、神、山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狀態,確實成為藝術家更應該關注的主題。
我個人認為,藝術能關注新現實,并準確地表達出來,才是最大的成功,而與獲獎與否無關。畫畫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畫出自己的本色來,畫面應是畫家自身內在性靈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以獲獎與否為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畫出好畫。“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夭”。
歲月就像一根魔棒,不經意間染白了我的鬢發,壘高了年齡。“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我剛加入到從容的隊伍,就因疫情改變了生活方式。原來,我和妻子天天到校園散步,可是疫情封校,我倆就只好騎自行車到兩公里外的岔河東岸散步。歪打正著,這給我提供了更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春日的岔河東岸,白色的杏花如同片片雪花,粉色的桃花像一團火,紫藤花像一串串待飛的蝴蝶。夏天是萬物瘋狂的季節,聒噪的蟬鳴,時時刺激著我的耳膜,傳遞著夏日特有的蓬勃。轉眼之間,黃葉盤旋著從樹上飄落,帶來了秋天的消息。秋天也是很美的,秋高氣爽的。晚上漫步在東岸,小憩仰臥在草地上,遙望浩渺的夜空,星河燦爛,白云翩躚。我不由想起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詩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冬日的東岸,一切都沉寂下來,陽光給萬物抹上了一層柔和的色彩,我漫步在紫藤架下,于落葉間,俯拾幾粒紫藤角爆裂后蹦出的種子,像一枚枚圍棋黑子,又黑又亮,我把它珍愛地捧在手里欣賞,想象著它來年春天生根發芽的輝煌……
寫完這篇小文,已是夜深人靜。我仿佛聽到了新春的腳步聲。我祈盼在新的一年,人類縛住新冠這個惡魔,讓我們回歸正常的生活。祈祝世界和平,人類安康。我希望能畫出心中的那幅最美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