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星
那時,我還小,父親還年輕。我像父親的尾巴,樂此不疲地追著時光,打轉……
最初的記憶,像黑白電視,影影綽綽,動蕩不安。這是父親造成的!他喜歡拋起我,任憑如何揮舞雙臂,總飛不出他的五指山。末了,讓我騎在他脖子上,雄赳赳地招搖過村。
我的童年,是站在父親肩膀上度過的。這讓我看得很遠,卻也輕易就忘記了父親。
那時,電視還稀罕,隔三差五唱臺戲、放場電影,就是精神大餐了。我愛湊熱鬧,父親愛聽戲,兩人一拍即合。我太矮,父親的肩膀就成了雅座。看到興起,我手足舞蹈,父親也跟著晃動。有時,也會樂極生悲,一個趔趄,踉踉蹌蹌,人仰馬翻,驚的哇聲一片。
父親功力深厚,力大無窮,扛我三四個小時,腰不酸、腿不痛,回家還一蹦一跳的。
那時,父親是我的英雄。我渴望像他,力拔山兮氣蓋世。動輒,我就和他比,飯量、力量、重量和身高……但每次都鎩羽而歸。我不氣餒,有足夠的時間追。或許,父與子,就是刻舟求劍的把戲。父親是沒動,但我刻在他身上的標記,一年年漫過他,撈不回一寸光陰。
父親文韜武略,英雄蓋世,卻過不了母親這關。他也不在乎,還美其名曰英雄本色。
父親喜歡看書,名著、野史,同樣都愛不釋手。空閑時,他會吼一嗓子,說些神仙鬼怪、英雄書生……也是那時,我愛上讀書——課外書。這讓母親很生氣,在她眼里,父親讀書和我看課外書,都是不務正業。她本指望父親輔導我,這下倒好,還把我拉下了水。
母親嚴防死守,敵不過父子齊心。白天沒機會,就晚上,蒙上被,打著手電筒看。
父親識字少,讀得慢,這讓我們的閱讀步調不一,經常爭執不休。最后,驚醒母親。她掀開被窩,逮個正著。書沒收,各打五十大板,對我一頓熊,對父親一頓罵。那時,我們只顧沉迷于故事,都沒發現,我正完成著對父親的超越——讀書識字,就是我的突破口。
讀四年級時,父親就難以輔導我了。知識就是力量,我也有了力氣,開始把父親比下去。
從家到學校,有兩三公里。雨雪天時,都是父親送我。他騎著那輛破鳳凰,載著我。夏天,我坐在前杠上,兜風;冬天,我躲在后座上,保暖。砂礓路起起伏伏,就像兒時,他拋起我,接住……一輩子,他似乎一直在送我。如今,那鐵打的鳳凰都沒了,他還在送我。
“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父親是一家之長,帶領、教育子女。無論甲骨文、金文,還是小篆,“父”字都是一個彎腰拉弓的形象。于我,父親從未舉杖過。他只是挽著時光,奮力弓腰、拉弦……把我射進城之后,他也變形了,蓄力弓起的腰,再也回不去了。
現在,我長大了,父親卻老了。他像我的影子,步履蹣跚地守望著我,在往事里打著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