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荷
年夜飯的香味還不曾飄遠,元宵節又來到我們眼前了。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最美不過元宵節。元宵節總是那么喜氣熱鬧,像一部溫情的老電影,常常在我心頭一遍遍回放,成為我永遠不能忘卻的記憶。
兒時元宵節吃的元宵是媽媽親手做的,元宵節的前一天,媽媽就把做元宵的餡料作成小團子備用,餡料多是五仁和豆沙的,到了元宵節這天,媽媽把沾了水的餡料和糯米粉放在簸箕里左右搖晃,餡料沾著糯米粉,不停地滾來滾去,不一會,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元宵就滾好了。媽媽做的元宵常分煮和炸兩種吃法,煮的元宵白亮如玉,嫩滑柔軟,香香甜甜;炸的元宵黃澄澄、金燦燦,外酥里嫩,吃起來脆香綿長。
吃過元宵,街上也開始熱鬧起來,在家里就能聽到鑼鼓震天、嗩吶悠揚的喧嚷聲,原來是秧歌隊來了。我急匆匆跑出家門,一路上,招呼著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往街上奔去。
到了街上,秧歌隊已打好了圓場。隊員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臉上濃妝艷抹,頭上戴著高高地插滿花朵和絨球的頭飾,還有的隊員腳下綁著兩根高高的木棍,踩著高蹺。他們左手捏著綢帕,右手拿著大彩扇,跟著韻律,穿花打場,扇子翻飛,彩綢飄揚,踩高蹺的還時不時做些高難動作,看得大家驚心動魄。這樣歡騰地扭了幾圈之后,鑼鼓嗩吶變得更加歡快昂揚起來,只見一對對如同水上漂的旱船出現了,手持“船槳”的老漢臉上化著搞笑的妝,像醉酒一樣扭來扭去,船里配合他的是男扮女裝擦脂抹粉的“姑娘”在扭捏作態,那滑稽的樣子,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秧歌隊常常有好多伙,一伙扭罷,又來一伙,我們追著、看著、品評著,好不快樂。
晚上,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家家戶戶門口都亮起了紅燈籠。這時媽媽會牽著我的手走出家門,來到街上“走百病”。家鄉有“十五十六走百病”的習俗,正月十五或十六晚上,一定要出門走走,消災祈福,據說在上元明月下游覽散步,可以驅散家里病邪霉運,帶來健康和福氣。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小城中心的路邊懸掛著一盞盞的花燈,很多人在燈下賞燈和猜燈謎。
前面的路段被圍得水泄不通,原來是舞獅舞龍的。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到人群之中,看著獅子歡騰地舞著。獅子通常是兩個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他們配合默契,獅身隨著獅頭有節奏地搖頭擺尾,歡蹦跳躍,一會踩著滾球,一會拱手拜年,威武可愛,十分精彩。
看罷舞獅,又見兩條蛟龍奔騰上場,龍頭碩大威嚴,龍須飄動,目光如炬,隨著緊密的鑼鼓聲,兩條巨龍上下翻飛,瞬息萬變,時而“蜻蜓點水”,時而“金龍盤玉柱”,時而“雙龍祝福”。把歡樂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博得觀眾一遍又一遍地叫好……
兒時元宵節里,寫滿歡樂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