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梅
班上有個叫小浩的男孩,好動,是我最頭疼的學生。
小浩在座位上安靜地坐不了幾分鐘,把他的座位調前面,同桌和后桌的同學會在我正激情飛揚地講課時,打斷我。因他有“三閑”:“手閑”,動這動那,弄出的聲響已擾亂課堂;“嘴閑”,他的嘴里會發出含混不清的嘀咕聲;他的“身體閑”,晃來晃去,擋住了后面同學的視線。
我想把他調到最后面,又怕他不在我時時的“關注”下,真正“得過且過”了。一堂課,我叫他回答問題的次數最多,提醒他坐正,集中注意力的次數最多。因為他,提前備好的課,就會出現拖堂現象,學生們都對他嗤之以鼻,說他是“一只老鼠害了一鍋湯”。
后來,我發現小浩在課堂上多動的現象少了些,他的同桌打小報告,說小浩文具盒里裝著草,一上課他就玩草。我再上課時,小浩坐得端端正正,兩手背后面,可不到兩分鐘,他的一只手拿了上來,捏捏橡皮,動動鋼筆,另一只手也拿了上來,打開了文具盒。文具盒里果然躺著幾根草。他拿起幾根用彩色膠帶捆在一起的狗尾巴草,把鼻子湊上前聞了聞,瞇著眼,臉上便有笑容蕩漾開來。
奇怪的是,他的身體沒有左扭右扭,所以后桌的同學沒有向我告狀,他的嘴里也沒有發出讓同桌無法聽課的噪音,所以他的同桌也沒有向我告狀。那堂課上得格外順暢,但我心里擔心小浩在課堂上什么都沒沒聽進去,于是在自習課上叫他到辦公室給他開小灶。
他在課堂上,幾乎天天“故伎重演”,好的方面是他不再擾亂課堂了,而長期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我只好打電話給他家長。原來,小浩的媽媽在懷著他時吃錯了藥,他受了影響,多動是他身不由己,不是壞習慣,也不是故意搗蛋。我把他近期常拿束狗尾巴草的情況告訴了他奶奶,他奶奶在電話那頭幾乎是哽咽著告訴我:“小浩他媽媽跟他爸爸離婚了,我抱著他回到了鄉下,他一天天長大,整天像個猴子一樣上躥下跳,我常拉著他的手在田埂上來來回回地跑,為了讓他定下性來,一邊不停地到處找醫生,一邊培養他的專注力。我帶他割草,認花草,對著花草聞氣味,對著花草說話。小浩就這樣對草有了興趣。這幾天,他說,他對著狗尾巴草就能坐住了,就不打擾別人了,你還夸了他……”聽了他奶奶的一席話,我不禁心潮澎湃。
課堂上,我特意表揚了小浩,同學們向小浩送去善意的微笑,并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他。
對著一棵草微笑,是懷有一顆多么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