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侗翻刻的定武《蘭亭序》拓片
□孫建功
邢侗,字子愿,號知吾,臨邑縣邢柳行村人。24歲中進士,36歲辭官歸隱。邢侗辭官后在臨邑縣城建“泲園”,筑來禽館。他用長達26年的時間臨摹王羲之書法,成為明末書壇的執牛耳者。邢侗譽滿天下,據史料記載:“人書同貴,墨跡與黃金同價”“一幅條幅,價值中金”。明兵部尚書邢玠出訪高麗國,高麗國名嬡曾介子托他捎信,愿來中國拜邢侗為師。外國使者來中國,臨行必須購買一幅邢侗墨跡才肯回國。邢侗在來禽館刻《來禽館帖》叢帖,在明代產生很大影響,其中,來禽館定武《蘭亭序》帖,用的是宋代原始拓本,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蘭亭序》是書圣王羲之酒后得意之作,他用蠶繭紙、鼠須筆肆意揮灑,字跡流暢,渾然天成。記載了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2位社會名流結伴春游,飲酒賦詩,推舉王羲之寫序記述其事,成為千古佳話。整篇序文有324個字,形態各異,變化多端,奇妙無窮,被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梁武帝、唐太宗都特別喜歡王羲之書法,贊道“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唐太宗獲得《蘭亭序》真跡后,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讓書法高手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人臨摹,用摹本供人觀賞學習。
李世民晚年患病遺詔《蘭亭序》真跡陪葬昭陵。天下人再無緣目睹《蘭亭序》真容。因歐陽詢臨摹的作品最受世人稱道,被譽為“《蘭亭》真本”。為了能永久保存和供人臨摹學習,歐陽詢的臨摹本被勾勒雕刻在石板上,置于唐學士院,用宣紙拓印之后供人學習和臨摹,俗稱碑帖。此法唐代盛行,風靡一時,許多人用別的摹本效仿翻刻,都沒能超過歐陽詢的刻本,所以,歐陽詢的刻本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刻本”。唐代發生“安史之亂”后,刻石被郭子儀運到了開封。五代時期,這塊刻石流落到河北定武。宋代之后,刻石被重新發現,從此,被冠名定武《蘭亭序》。
宋欽宗時期,這塊寶貴的刻石被一個叫薛紹彭的人故意鑿損五字。薛紹彭是宋代一位大書法家,最善品評鑒賞。他與著名書法家米芾結為好友,以翰墨名世,官致秘閣修撰。他曾經在定武做過官,想獨占《蘭亭序》刻石,暗地里請人翻刻一塊刻石,將原石占為己有。他擔心這件事會泄露,故意將原石的“湍、流、帶、左、右”五字鑿損,以假亂真,遮人耳目。事情敗露之后,宋欽宗趙桓詔取原石,薛紹彭只好將鑿損五字的原刻石送歸內府。宋金交戰,宋朝人攜定武《蘭亭序》刻石南遷,途中失落。從此,杳無音訊。
元代統一中國,定武《蘭亭序》刻石一直未曾出現。元代人主要是依靠宋代流傳下來的拓本傳承學習,缺損五字的版本最為珍貴。后來,因為宣紙拓本壽命有限,唐宋的拓本絕大多數損毀,剩下的鳳毛麟角,成為稀世瑰寶。元代之后,定武《蘭亭序》僅存兩本,一是元代吳炳藏本,被譽為《宋拓定武禊帖》,二是柯九思藏本,被譽為《定武蘭亭真本》。柯九思,字敬仲,擅書法,精畫墨竹,書畫家,在元朝奎章閣任五品鑒書博士,專門負責宮廷收藏的金石書畫鑒定。柯九思自家收藏過大量名人字畫,其中,就有瀕臨絕跡的定武《蘭亭序》拓本,世稱柯九思藏本。
邢侗在來禽館翻刻的定武《蘭亭序》刻石,使用的正是柯九思藏本。邢侗花費三萬四千錢從柯九思后代手里購得。邢侗《題定武蘭亭》載:“定武以玉兔金龜為證,此不足為證,證當以拙如椎,含蓄如鎖窗處子。一字一換轉,禿毫之致可掬也。此本柯丹邱家藏,余以三十四千得之,王子廓用四十貂皮易之。”邢侗不僅承認自己收藏和翻刻過柯九思《蘭亭序》藏本,還向世人告知了柯九思藏本的去處。王子廓即王象乾(1546—1630),山東桓臺新城人,明代的兵部尚書、太子太保。邢侗女兒嫁給王象乾兒子王與定,二人是兒女親家。王象乾是用40張貂皮從邢侗手里換走了柯九思《蘭亭序》藏本。
目前,來禽館定武《蘭亭序》刻石保存完整,字跡清晰,是研究王羲之《蘭亭序》的重要物證之一。定武《蘭亭序》是第一代刻石,邢侗翻刻的定武《蘭亭序》應該稱第二代刻石。其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