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寶兵
中秋之夜,一輪圓月漸漸升了起來,像一個銀盤高懸在天幕上。皎潔的月光如水銀般傾瀉,給大地萬物披上了一層銀灰,呈現出朦朦朧朧的美。沉思在輕柔朗清的月光下,發現這平靜如水的夜晚竟是如此美麗。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紛紛仿效起來。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逐漸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此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傳統節日之一。
傳說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并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己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后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中秋是一年中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夜晚。嫦娥、玉兔的傳說從古至今不知激發了多少詩人的感慨,寫下了多少絕世佳句。蘇東坡在中秋之夜憶弟子由,因而寫下了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當你舉杯邀月時,也許,那憂愁煩惱會全部溶入那皎潔的月光之中。
孩童時盼過中秋節,因為過節時不僅可品到諸多果品,也能嘗到平時難以吃到的月餅。小時候的農村集市上,根據制作工藝,月餅分為酥皮和印模兩種。酥皮月餅由一層層薄面皮疊起,搟制烤干而成,非常酥柔,8個月餅分4摞包裝成一包,下墊一方紅紙;印模月餅是用模子刻出來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圖案或“合家團圓”等字樣,有紅糖餡、白糖餡、冰糖餡、棗泥餡、豆沙餡、玫瑰餡、五仁餡等。如今,月餅早已不是奢侈之物,種類也是五花八門,但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過去集市上的散裝月餅。經歷了現代科技的洗禮,城市擴張,身處鋼筋水泥叢林,卻也更加寄相思于那一份鄉愁……
相傳八月十五夜吃月餅,最早是在南宋。在民間,中秋節大家以月餅相贈,寓意為團圓之意。也有人說,吃月餅真正盛行,還是在明初。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要聯絡各路起義將領,官兵查得嚴,消息送不出去。十萬火急關頭,多虧軍師劉伯溫想了一條妙計:把消息藏在月餅里面,議定八月十五夜起義“殺韃子”。由于消息準確無誤的送了出去,起義相當順利,不久,徐達就攻下了元大都,起義成功。后來,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并賜一些月餅、糕點給大臣和百姓。此后,八月十五夜吃月餅、賞月,在明朝就盛行起來。
兒時的記憶,中秋節就是在老家院中央放一張農家飯桌,上邊擺上幾塊月餅——那種核桃仁與冰糖等雜在一起的餡料,加上幾個蘋果,一盤花生,父母親端坐,孩子們圍攏在周圍。月光下,一家人品嘗著美食,談論著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與過春節相比,中秋節雖然也莊重,但少了許多諸如必穿新衣、不得在神主前嬉鬧等規矩,倒多了些清靜安逸。
那時的鄉村,有一份如今難以體味的純凈,要是天氣晴朗,月亮真真切切,好像能觸摸到。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腥香味,因為此時正是農忙接近尾聲的時候,沉浸于內心的既有豐收的喜悅,亦有由勞碌轉閑適的放松。
中秋夜的村莊是美麗而溫馨的。如水的月光瀉進村莊,被一段段院墻、一座座房屋裁剪成一條條、一塊塊鋪在院子里、街巷中,把院子、街巷映得發白。月光照在房屋上,房屋更顯靜謐、安詳。院子里、街巷中,高高低低的榆樹、槐樹、棗樹披上了銀紗,滿樹璀璨,將自己清晰的陰影投到地上薄薄的銀毯子上。
兒時的中秋,日子雖然有些苦澀與清貧,卻充滿了真實而簡單的快樂與溫暖。而今,中秋節早已被定為法定節日,遠在天邊的游子,可
以借現代交通的便利,輕松回到家里,與親人共度節日,餅圓人圓,花好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