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經意間,春天已經來了。走出庭院,“吹面不寒楊柳風”;踏入田野,“草色遙看近卻無”;舉頭望柳,“萬條垂下綠絲絳”;俯瞰江河,“春來江水綠如藍”……真是無處不春天,滿眼皆春色啊。
??? 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寫過一首《春詞》,將滿眼的春色寫得豐滿且有風韻:“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天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魚游遍春水,春鳥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幾枝春杏點春光。春風吹落枝頭露,春雨濕透春海棠。……”全詞共計56句,卻包含了68個“春”字,幾乎將眼所能見的春天寫了個盡,讀來讓人蕩氣回腸、春意撲面。
??? 梁元帝蕭繹作過一首《春日詩》:“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惜春時。”也是每句都有“春”字,除了描寫春光、春色的美好,對春景、春人的懷念、悵惘之情也溢于言表,讓人不免唏噓感嘆、春情激蕩。
??? 能將春天描寫得酣暢淋漓、恣意縱橫的莫過于詠春復字詩了。民間曾廣泛流傳過一首《春條兒》,讀來通俗、有趣:“春天春日春水流,春原春草放春牛。春花開在春山上,春鳥落在春枝頭。”在山西等地民間有一首《春字歌》,讀來瑯瑯上口,久久不忘:“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這首詩每句都嵌用了兩個“春”字,將一幅春光圖展現在眼前,讓人回味無窮。
??? 在早年的湖南望城縣曾出土過大批有題詩的唐瓷,有一首《詠春》:“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也將春天描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后頓覺景、物如在眼前。而清朝紀曉嵐隨乾隆帝游春時,曾作過一首詠春復字詩,讀來令人拍案叫絕,拍手稱妙:“春光春風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臨窗寫春字,春閨女子繡春羅。”
??? 既然當下正是滿懷的春天、滿眼的春色,就讓我們去歡迎春天,擁抱春天,體驗春天……
□鞠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