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散文作家群像(之二十二:馬澤友)
???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正如這首歌中所唱的,當年我從軍時,曾切身感受到軍民親如一家人的魚水深情,特別是我們從老山前線凱旋時的場景,時至今日仍歷歷在目,清晰如昨。??? 1988年5月31日,經過5個晝夜的長途跋涉,我們從老山前線回到河北邢臺駐地。為避免擾民,上級首長指示,部隊在子夜進城。
??? 其實,晚上8點多,我們已到達市郊,接到上級命令,就在原地待命。按照預定計劃,我們回到營房后要聚餐,因此,路上并沒準備吃的。這樣一來,大家只好忍饑挨餓了。有人想不通,認為我們打了一年仗,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為什么還得深夜進城?好像見不得人似的。
??? 指導員的嗓子沙啞了,還在來回給大家做思想工作:“擁政愛民是我們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我們在前線流血犧牲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后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今天我們凱旋而歸,政府和群眾肯定會歡迎我們,但這樣會影響廣大市民的休息和工作。所以,我們才選擇子夜進城。留守的戰友已經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大家能不能再堅持幾個小時?”“能!”懷著回到第二故鄉的激動心情,戰友們相互鼓勵,默默等待著。
??? 子夜時分,上百輛軍車排成長龍向市區開進,按照規定,只開小燈,不開大燈。好在大家在前線練就了夜間閉燈駕駛的本領,雖說離開兩年了,但這些熟悉的道路以及道路兩旁的樹木,在朦朧的夜色里,依然讓我們感到那樣的親切。
??? 進入市區,令人感動的一幕出現了。路燈下,一位脫去了上衣的老大爺,正奮力擂響一面大鼓,汗水從他的胸前流下來,他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喊著:“歡迎子弟兵凱旋歸來! ”
??? 車隊停下來,連長站在車前大聲喊到:“全體立正,敬禮——”所有的士兵,向著那位老大爺,行了一個長長的軍禮,很多人的臉上,都有亮亮的淚水流下來……
??? 盡管我們不想擾民,盡管我們選擇深夜進城,盡管此時已是深夜1點多,但自發歡迎的群眾卻越來越多。沒走多遠,我們的車隊不得不再次停下來。一位老大娘,拎著熬好的綠豆湯走過來:“孩子們,你們辛苦了!喝碗綠豆湯吧……”“大娘,這么晚了,您怎么還沒休息? ”“看你說的,你們在前線流血拼命、保家衛國,如今凱旋了,咱老百姓不能忘了子弟兵啊。聽說你們要回來,大家為迎接你們都等了一天一夜了……”我雙手接過老大娘的綠豆湯,一飲而盡,只覺得從心里往外甜,說了句“大娘,謝謝您”,淚水早已在眼眶里打開了轉轉兒。
??? 一位年輕的媽媽,提著一保溫桶冰棍走過來,她六七歲的女兒,一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兩手舉著冰棍往戰士們手里送:“解放軍叔叔,你們辛苦了!我媽媽特意準備的奶油冰棍,叔叔快吃吧! ”如果不是有規定,不準駕駛員下車,我真想下去抱抱這個可愛的小姑娘。
??? 快到邢鋼路口的時候,幾個小伙子抱著自己制作的彩旗,給每輛軍車都送上一面彩旗,上面寫著“歡迎子弟兵凱旋! ”“向英雄致敬! ”等字樣。路燈微弱的光芒里,我看見小伙子臉上掛著真誠的笑容和汗水,他們很興奮,我們很感動,真想使勁和他們握握手,但他們遞上彩旗就跑向下一輛軍車,沒機會讓我表達一下謝意。
??? 在醫學院的路邊,一隊女生穿著潔白的護士服,像一群天使出現在我們面前。她們手里揮舞著鮮花,齊聲唱著那首《血染的風采》,歌聲是那樣動情,天使是那樣純美,場景是那樣動人……車隊緩緩駛過,車上的士兵們再次舉手敬禮。
??? 再有幾百米就到達兵營了,此時,我們的心情都非常激動。經歷過一年多極其艱苦的貓耳洞生活,還有血與火的洗禮,從殘酷的邊地戰爭環境走進和平的后方,強烈的反差讓我們的心靈再一次漲起大潮,人民群眾的擁軍熱情更讓我們感動不已,戰友們齊聲高呼:“向人民學習!向人民致敬! ”
??? (馬澤友 中國作協檢察分會會員,曾在各級報刊發表作品數百篇。另有百余篇報告文學作品收錄《中國執法者》《敬禮,中國檢察官》等書中。現供職于武城縣檢察院。 )
??? 場景因作者親歷而令人倍感親切,其中諸多細節描寫更令人心潮澎湃。最美好的情感來自陌生人之間的這種相互理解和支持體貼。而更深遠的原因則是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國。——高艷國(特約主持人)
□馬澤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