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母親去了,匆匆走過了77歲的人生旅程,就這樣默默地離我而去了。她是位再平凡不過的農村婦女了。父母這代人非常不容易,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也經歷了新社會的種種苦難,晚年終于趕上了生活改善的末班車。由于他們這代人生養的子女多,往往是當子女一個個長大成人了,他們也步入了風燭殘年的境地,還要當一大幫孩子的保姆,一輩子難得享幾天清福。
??? 我們姐弟五人,父親在外地工作,全靠母親一人辛勞而艱難地維持這個家的運轉。子女漸次成家了,又要照料一個個孫子孫女。父親在59歲時因患癌癥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她就一個人獨居。她寧愿一個人過,說是一個人隨便、自由。
??? 是呀,這么一大家子生活久了,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傷著一家人的和氣。雖說眼下生活條件好了,衣食無憂,可是由于苦日子過慣了,母親總是舍不得吃穿,過得非常簡樸。有好吃的,總要留給這個那個孫子孫女,憑你勸她多少次,她總是那句話:“大人吃了能頂啥!”這樣,她一個人的生活自然不如我們做子女的過得好。
??? 最近幾年,由于患病手腳不利索了,才被迫同意由我們兄弟輪流照顧飲食起居。生活條件總要比她一個人過時好一些,也算讓我們當子女的盡盡孝道。我想,作為兒子,也算是盡到了“養兒防老”的義務,給母親喂喂飯、洗洗衣、洗洗腳、說說話、跑跑腿,也算是償還了虧欠母親的情債。自己雖說不上至孝,也頗感一絲欣慰。
??? 現在,母親去了,我才靜下心來細細體味她老人家平凡而平靜的一生,感受自己早已習慣了的一切。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她忍辱負重,處理好叔伯、妯娌、婆媳、祖孫等各種關系。在那艱難的歲月里,給我們費盡心思地做各種飯食,貼餅子、烙火燒、蒸包子、發面糕、攤煎餅、采野菜、捋榆錢,做出各種造型,刺激我們的食欲。
??? 一個個夜晚,煤油燈下,嗡嗡的紡線聲,鼻孔被煙熏的漆黑,然后織布、做衣服、納鞋底,縫縫補補,忙活一個個孩子的四季穿戴。當哪個孩子生病的時候,精心呵護照料,寢食不安,請醫生、求神仙,想盡千方百計。
??? 我外出讀書該回家時,在村口張望的那個矮小的身影,見到我時的喜悅,噓寒問暖,仔細地端詳、打量,繼而忙里忙外,給我做好吃的飯菜,她每每看著我狼吞虎咽的吃相,臉上就會綻開幸福的笑容。
??? 母親照料一個個孫子孫女,有時還要看護兩個,懷里抱著,手里牽著,哭了要哄、餓了要吃、渴了要喝、臟了要洗,該有多辛苦啊!
??? 她到野外拾柴、砍草,小小的身軀背著大大的筐,還要給這家那家拾拾棉花、扒扒玉米、喂喂牲口。自己困難也不忘幫助、接濟鄰里;有陌生人遇到困難,總也盡力而為,說道,出門在外,誰遇不到難處?盡管自家不寬裕,有乞丐來討飯,也每求必應。
??? 母親患了腦血栓后,身體恢復的能夠自理時,也不忘幫著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在臨終前的那些日子,玉米剛剛收獲不久,母親就拿起錐子剝玉米,我不讓她干,母親說:“閑著也是閑著,弄下來早曬干了好吃嘛。”雖然她手腳不靈便,但一干就是小半天,然后曬干了裝起來,足有二百斤重。可是,就在半月之后,母親病情復發,先是手腳不聽使喚,繼之昏迷,最終也未能醒來,就這樣離我而去了。
??? ……
??? 母愛像座山,我只能仰望唏噓,慚愧自己得渺小自私;母愛像大海,我只能望洋興嘆,慚愧自己得自滿無知。
???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且只有一個,深感父母為子女想的、做的,真是無微不至,殫精竭慮,多么不易!作為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呢?想到她老人家一輩子總是默默承受著,從不抱怨什么,也不想讓子女回報什么。
??? 這就是我的母親!我想全天下的母親也是這樣,愛子勝過愛己,愛得死心塌地,愛得無怨無悔,愛得無私無畏。而做子女的又是怎樣回報的呢?可能每每為父母做事都要經歷一番思想斗爭,可能要和他人衡量攀比,可能要為自己找一些借口。更有甚者,個別人遺棄虐待老人,真是禽獸不如!
??? 母親在時,未能珍惜有老母相伴的時光,哪怕坐下來陪她老人家閑話家常。而今,我只有痛惜的分了,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啊!
??? 往者已矣,我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享受到人生的快樂與滿足。作為子女的要常思父母之恩,常懷感恩之心,常回家看看,及時盡盡孝心,讓人生少一分缺憾,多一些坦然;少一分自責,多一些心安。
□葛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