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周一一早,起床后的空當照例拿出手機刷新微信朋友圈,不同于以往的早晨,這天的朋友圈很安靜,沒有好友更新,也不看到公眾賬號平臺推送的當天新聞,后來的一上午,手機也變得靜悄悄,一直沒有微信提醒,這時我才發現,微信出現了故障,無法接收和發送信息。
??? 與此同時,中國的各個地方,在本周一的早晨,很多人上班互相問候時,都會聊起“神器”微信癱瘓的話題。包括上海、北京、廣東、浙江、山東、黑龍江、河南等地區在內的大量用戶反映微信發生故障,信息無法發出、無法刷新朋友圈、無法登錄公眾賬號平臺、無法連接微信網頁版。
??? 在微信癱瘓的時間里,微博上的抱怨聲此起彼伏,有人以為是自己的手機壞了,無數次重啟,有的認為是網絡問題,開始研究路由器,還有人以為微信客戶端出現偏差,重新下載,終于微信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是上海市政工程挖斷了一條光纜,造成了此次大面積的故障。
??? 總之在微信“掛了”的這一上午,人們變得悵然若失、無名焦慮、四處打探,似乎我們同這個世界,同自己的小伙伴們都失散了。我們玩命地找原因,微信玩命地排故障。
??? 自打有了智能手機,社交軟件層出不窮,而自打有了微信,QQ和短信似乎就失寵了,這個社交軟件給我們帶來說不盡的便利,也產生離不開的依賴。線下陌生的人們在線上聊得火熱,平時無法交流的內容在微信上得到傾訴,所以當這個軟件一旦中斷,就像失去自由一樣,原來我們的自由已被無形的網絡牽絆。怪不得有網友說,“要想天下大亂,就隔斷網絡吧。”
??? 想想我們父母那個年代,連電話都是少有的,一切交流和溝通幾乎都是通過書信,相距千里的情侶、老友或是筆友把思念、牽掛和信息通過一方信紙一枚郵票傳遞,當跨越萬水千山的一封信帶著寫信人的溫度交到對方手上的時候,見字如見人,別有一番滋味。
??? 而在這個快速的社會里,時間是最昂貴的。快捷、簡單以及易達到目的的交流方式漸漸取代了昏黃燈光細細寫下一段心情故事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微信長聊而書信不常有。而在這中間,也許被快速消費的還有我們的情感與信任,所以不妨在節假日,我們試著把社交軟件關掉,陪家人聊聊天,給老友打個電話,換種方式或許也會有不同的收獲。
??? 其實我們倡導的終歸是不管用何種方式交流,都不要忘記情意和信任,因為只有這樣,我們對人性才不會絕望。
□文趙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