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宋代長跑領域的特殊技能擁有者,《天龍八部》中的段譽無疑憑借凌波微步占盡了速度優勢。根據段譽的心得,凌波微步“左歪右斜,沒一步筆直進退”。又據金庸解說的段譽、喬峰長跑挑戰賽實況,段選手第一次超越喬選手的情形竟然如此實現:“足下一個踉蹌,險些跌倒,乘勢向左斜出半步”,“這一下恰好踏了 ‘凌波微步’中的步子……居然搶前了數尺?!蹦憧?,這步法并非筆直進退,這在直線運動的速度比賽中無疑極為荒謬。由此觀之,那凌波微步多半是反物理、反現實、反人類正常運動的偽科學。
??? 平心而論,把凌波微步的時代背景放在宋代并不唐突。宋代的官辦郵政系統編制有“急腳遞鋪”,靠長跑實現機要文件快遞,本就相當了得。宋真宗年間,曾有五千人一次性受聘為國家機關正式職工,“赴汾陰給役,置急腳遞鋪”。這五千人作為宋代長跑者的代表,為宋代長跑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創造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歷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是誰?是岳飛,他接到了12道班師回朝的金牌。的確,岳飛收到的這種 “御前金字牌”,就是由“急腳軍士晨夜馳走”接力傳遞而來。
??? 但宋代的長跑者之所以能用雙腳承擔快遞業務,并非因為習練了凌波微步之故,而是“遞鋪文字,事干軍機及非常盜賊,急腳遞……違二日者,徒一年。”慢兩天,流放一年,這種嚴酷為宋代長跑運動未能發展出象征和平競技的體育競賽留下了注腳——是被迫的,哪有更快更高更強的內在動力呢?
??? 在中國古代,真正把長跑變成比賽、把長跑者變成運動員的,只有元世祖忽必烈。那是在13世紀末,忽必烈每年舉行一次長跑競賽,或以天津武清為起點,或以河北宣化為起點,終點都在皇宮。參賽運動員叫做“貴由赤”,賽前在起點處 “約之以繩”,開始時將繩去掉,大家齊向終點奔跑,約6小時后跑完全程180里。比賽當然有獎,第一名賞銀一錠,后到者分賞綢緞若干。這與馬拉松40多公里的距離以及上屆奧運會2個多小時的世界紀錄對比,委實很有看點?!鮿⑶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