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往事,總覺得為人民群眾做的事情太少,心存慚愧;但捫心自問,我也從來沒有做過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這也讓我聊以自慰,這是因為我的心中有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就是人民的利益大于天。凡是老百姓的事,在干部的眼里都是大事,都時刻裝在心里,都要一絲不茍地認真去辦。
??? 1995年3月,我擔任了平原縣委副書記。記得這年,為了使全縣的干部加深信訪工作就是實實在在的群眾工作,要帶著深厚的感情聽取群眾訴求,實事求是地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經縣委同意,我們請來了當時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高唐縣的領導和我市信訪局的領導給全縣的干部作了一場群眾路線的報告。然后我選擇了坊子鄉高家洼村,自帶行李,自己做飯,在這個村住了21天,和我共同駐村的有縣委機關的三名干部和鄉里的一名司法所長。當時村里正在修整街道和安裝自來水,白天,我們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分頭走訪農戶,召開群眾座談會。在這21天里,除了去市里參加了一天會,其余時間全部吃住在村里。群眾和我無話不談。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聽說高家洼村有個駐村的縣委干部,也都找到我反映情況,要求幫助解決問題。在群眾中我學到了許多在上面學不到的東西,聽到了許多在上面聽不到的話。我深深感到,越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了,越要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毫不諱言,在當時的農村存在著許多黨群矛盾、干群矛盾的問題。我把了解到的情況及時向縣委作了匯報。縣委決定讓我先在這個鄉搞好試點。我和鄉黨委的同志們研究了全鄉的情況,他們反映,全鄉有50多個刑滿釋放人員,有些是 “二進宮”、“三進宮”的,在村里沒人敢管。我和大家一起研究,在鄉鎮辦“文明法制學校”,每月把這些人員集中起來進行法制教育,在村里開展評選“十好人家”活動,弘揚正氣,打擊歪風邪氣。并且把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請縣文化館的同志來寫“村歌”,譜上曲,在中小學校里先教會學生們,然后回到各村和各戶傳唱,鄉里的“七所八站”都動員起來,進村入戶搞發動,我把這些活動概括成兩句話:“抬著衙門進村戶,文明法制到農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年11月底,縣委在高家洼村召開了現場會,推廣了這些做法。縣委常委帶頭,這年冬天每個縣級干部都自帶行李、自立鍋灶蹲一個村,要求每個人至少在村里住15天。進一步增強了對群眾的感情,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全縣集體訪、越級訪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
???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及時地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住以改正作風為突破口,抓到了關鍵問題,只要真正在破除“四風”上見到成效,人民群眾一定會真心誠意地擁護共產黨,改革開放的成果才會不斷擴大,人民才能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紅利,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盛。
(作者系平原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
□劉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