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搞哲學的人,往往會給人以抽象、古板的印象。但實際上,這只是人們的錯覺、偏見。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曾幾何時,詩人、哲學家竟然成了“另類”的代名詞,甚至被譏為“有病”。然而,萬沒有想到,周國平卻是一個例外,他不僅沒有被人們疏遠,而且文章大受歡迎。他也因深邃的哲思和優(yōu)美的文筆,而贏得了讀者的敬重。讀他的文字,如醍醐灌頂,得到的往往是醒腦、清心的精神享受。
??? 周國平的《論孤獨》,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心靈的孤獨與性格的孤僻是兩回事。孤僻屬于弱者,孤獨屬于強者。兩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后者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獨,這怎么可能呢?越是豐盈的靈魂,越有強烈的孤獨感。反之,不諳孤獨也許正意味著內在的貧乏。 ”“無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尋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與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尋求的是普通的人間溫暖。孤獨是把他人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它尋求的是理解。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諸如此類的論斷,令人耳目一新。
??? 無獨有偶,李銀河教授也在其文章《贊美孤獨》中寫道:“孤獨是強大的,不是孱弱的。幾乎所有的大思想家、大文學家都是孤獨的,從尼采、叔本華到卡夫卡、梭羅。他們的內心強大到不須陪伴……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多少人的內心能夠強大到這個程度。 ”“孤獨是快樂的,不是痛苦的。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在人們心目中總是一幅凄慘的景象。但是如果能達到簡單的身體舒適精神愉悅的狀態(tài),獨自一人也可以是快樂的,而并不必然是痛苦的。 ”“孤獨是自由的,不是束縛、囚禁和壓抑。只要有人際關系的牽絆,人就是不自由的,要受到種種的束縛和壓抑。只有孤獨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自由的狀態(tài),只有孤獨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無拘無束,隨心所欲。人的肉身和精神總是趨向于自由,不愿受到束縛和壓抑,而只有孤獨的心才能自由飛翔。 ”
??? 由此可見,孤獨并不可恥、可怕,反倒有可能值得肯定、驕傲。因為,孤獨的前提,是人的內在豐富、素質杰出。
??? 看來,人生難得是孤獨。孤獨者往往是真正的人中龍鳳,如盧梭、尼采、梵高、卡夫卡、托爾斯泰等大人物,或那些優(yōu)秀、杰出人物,他們才有資格稱孤獨。孤獨的心靈是強大的。尋常人感受的往往是無聊和寂寞,如不自量力地動輒叫嚷孤獨,那就恰好成了周國平先生筆伐的靶子——“啊,你配嗎? ”
□麥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