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其實是一個 “知道時代”。信息大爆炸,給人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使人的注意力鈍化,使人淹沒在各類真假信息的海洋里。面對這樣的時代,對網絡和電視等保持適當距離,十分必要。
??? 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欠缺之處,往往在于忽視修養,忽視對自己心靈的關注和反思,因而有可能成為娛樂至上、心浮氣躁的一代。這樣就會導致人文精神的蒼白和缺失,導致人的心靈世界日益空虛、沙漠化,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要知道,網絡并不能替代一切。網絡上大量文字垃圾、泡沫泛濫,沉溺其中,會使人拿不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宇宙、人生等諸多哲學命題做形而上的深刻思考。不少人不由自主地被網絡信息牽著鼻子走,喪失了真正的思考力和判斷力——他們的思考權已在無形中被網絡灌輸的龐雜的觀念、信息 “繳械”了。人的大腦會被網絡淹死,人的時間、精力乃至健康也會被網絡蠶食、剝奪。看看如今,有多少人一天到晚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如同患了鴉片煙癮!對于這種傾向,有志、有識之士應對網絡保持警醒,適當地拒絕和遠離。要知道,網絡是雙刃劍,它既有很多便利,但也是一個陷阱——吞噬人的寶貴時間、寶貴精力,以及思考權、創造力、健康,等等。
??? 與人們對網絡的沉迷相反,人們對于書籍的關注相對少了。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沉迷于網絡的時間多了,用于閱讀的時間肯定會減少。說到這,有人會反駁:“我也可以在網絡上讀書嘛! ”但你要知道,網絡上的書是良莠不齊的。網絡閱讀,對于有明辨力的人而言,是一個披沙揀金的過程;對于沒有明辨力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則往往是一個巨大陷阱:一個人也許會因此陷入糟粕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 可見,如何趨利避害、化害為利地去使用網絡,是當今時代的人必須認真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