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風,又稱門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給家中后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
??? 中國人歷來重視家風,關于家風的文字記載更是多如繁星。司馬光《訓儉示康》中有“習其家風”之語。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 ”辛棄疾在 《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詞中有:“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喬吉的《兩世姻緣》第一折中有:“是學的擊玉敲金三百段,常則是撩云撥雨二十年,這家風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見。 ”
??? 而在中國歷史的群賢譜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風。譬如“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馬光的家風;“勤奮、儉樸、求學、務實”是曾國藩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后人所傳承。
??? 作為極度重視家的族群,家風無疑是中國人和中華文化中最為樸素的沉淀。中國人說,什么樣的家風出什么樣的人,此言極是。家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空間,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烙有家風的印記。作為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家風對人的影響是深刻的,這種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陳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