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歲之前,我一直待在外婆身邊。雖然那時候農村的生活還很貧困,但被外公外婆、舅舅阿姨們寵著的我,卻過得快樂而幸福。
??? 端午是從進了春天我就開始盼望的節日。那時,家里的大人都忙著春播。每天一大早我都要被喊起來,迷迷糊糊地坐上外公的馬車去種地。每每我在田頭鬧情緒,一會吵著渴、一會鬧著餓的時候,外婆就會哄我說:“寶啊,你乖乖的,等地里的活計告一段落就該到端午節了。到時候外婆給你做香草荷包、包粽子,你乖乖聽話。 ”于是,對端午節的期盼暫時沖抵了心里的難耐。
??? 隨后的日子,端午就像一場盛大的演出,開始在外婆心中規劃和設計起來。就連原本我和外公偶爾可以吃到的雞蛋,也被告知不給吃了。外婆說,要攢起來等到端午節時放進粽子鍋里去煮,只有那一天的煮雞蛋是全家人可以敞開了吃的。隨著端午的臨近,外婆臉上的笑紋也越發多了。
??? 包粽子的大黃米、豇豆是自己地里種的,可粽葉、紅棗等輔料是要到集市上去采買的。記憶里,在鄉村沒有什么比趕集更讓我開心的了。置身在賣東西的吆喝聲、采買者的討價聲、以及牲口的嘶叫聲里,年幼的我也真切感覺到了,遍布煙火氣息的凡俗生活是多么親密和誘人。
??? 外婆手巧又麻利,從淘米、煮粽葉的環節開始就不許別人插手,就是為了確保每個粽子都合乎她的心意。外婆做出的粽子,小巧精致、規整光滑,看著就特別有食欲。
??? 端午當日,我興奮地跟在外婆身后,為全家人準備端午晚宴。雖然最終端上桌的不過是園子里的時令蔬菜,但因為有了端午的粽子和紅雞蛋而顯得與平日不同。許多年后,當我嫁做人婦,親自張羅過端午節的時候,終于懂了外婆之所以把端午看得那樣正式和隆重,不過是希望借端午為清苦拮據的生活增添一抹溫馨甜蜜的味道。
□許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