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語里,有一個固定短語叫做“朝飯前”。朝飯就是早飯。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做某事易如反掌,在早飯之前都能輕松搞定。當別人拜托自己辦事時,如果回答“早飯前”,就代表著“交給我吧,沒問題。 ”
??? 但對于這個短語,我開發出了一個新用法。
??? 近5年來,我的接稿數量有了飛躍性的增加,大部分創作都是在早晨完成的。清晨五六點鐘起床,在10點去上班之前,我會不停地寫作。早飯一般都是邊寫邊吃,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能算作是“朝飯前”。但從感覺上來說,這更像是一種“朝飯前的創作”。除了身體不適,或是剛剛完成一個長篇稿件之外,我每天都會在大家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起床,坐到電腦前寫稿。
??? 這樣的生活持續一段時間后,我開始意識到,人類的大腦活動與所想之事在早晨和晚上應該是各不相同的。
??? 很多人在讀自己晚上寫的信時,會覺得十分丟人。晚上寫好的文章在早晨一讀,也總覺得拿不出手。而晚上毫無頭緒的文章,一到了早晨,就能不可思議地提筆而出。與晚上相比,早晨的自己好像要樂觀得多。
??? 這樣想來,我不禁懷疑“朝飯前”這個短語的意思曾經發生過變化。
??? 它原意可能是:在早飯前工作,難事也會變得容易。的確,我總覺得晚上要做3個小時的工作,在早晨可能兩個小時就能做完。
??? 順著這個思路,我又想到,如果一天能有兩次“早飯前的狀態”,效率不就能變得更高了嗎?
??? 當然,這么做的前提是在假期,或是可以不去公司、在家辦公的時候。在早晨6點到11點之間努力寫稿,其間用果汁、酸奶、糖果充饑。11點吃一頓早午餐,然后馬上睡覺。用餐時要盡可能多地攝入碳水化合物。睡兩小時后起床,喝杯咖啡提神,找回早飯前的精神狀態,再寫到晚上7、8點。之后吃點東西,品品酒,泡泡澡,在12點前就寢。
??? 這樣一來,效率的確會變得很高。雖然還不知道自己會在公司工作多少年,但我已經下定決心,在文筆生活到來的時候,一定要親自實踐一下“一天兩次朝飯前”的生活。
??? □野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