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施肥手機發指令,飛防作業精確到厘米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蔡文典通訊員賈鵬薛婧)
時值小麥春管關鍵期,樂陵市組織農業生產服務組織、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動配合,借助大數據平臺,運用無人機、大型指針式噴灌機等各類智能化機器,智慧春管,助力“噸半糧”生產。
4月3日,記者在樂陵市化樓鎮和平村看到,農機手動動手指,3臺裝有北斗導航的無人機立即“開工”,它們低空掠過麥田,給綠油油的小麥打藥、增肥。依托北斗導航精準定位,無人機飛防作業誤差可控制在厘米級,作業效率非常高,一天的作業量為800畝。
在樂陵市孔鎮鎮王木腿村,勇海家庭農場投資110萬元建設的地埋式節水節肥噴灌設施,讓澆水施肥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原來人工澆水,8個人最快也需要10天;現在水肥一體化設施只需 一人控制,可以自動科學控制水量,極大地節約了成本。”農場負責人梁勇說。
科技賦能,智慧春管提速又提質。近年來,樂陵市大力推進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積極培育多元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全市10余萬農戶享受到當地627家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智能化、專業化、套餐式“一條龍”托管服務,累計服務面積400余萬畝次。
“通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帶動了集中連片的規模經營,把先進的裝備、技術、品種、農資及組織形式等有效導入到小農戶生產中,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大幅提高糧食產能。”樂陵市農村經濟經營服務中心主任汪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