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旅游日”山東省暨德州市分會場活動舉行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袁明慧攝影趙祜昊通訊員鄧美平)5月19日,2022年“中國旅游日”山東省暨德州市分會場活動在夏津舉行。
初夏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夏津德百旅游小鎮空氣中彌漫著椹果成熟后的果香,游客們一邊采摘椹果,一邊品嘗,體驗著“游黃河故道,享千年椹果”的樂趣。
此次活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舉辦線下采摘及非遺進景區、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企業展和古桑書畫展、攝影展等系列活動,推進文旅融合。
德州市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古桑樹群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夏津,每年生產椹果14000噸,其中古桑椹年產7500噸。隨著科技的應用,桑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利用桑葉、桑枝、桑皮、桑根、桑黃等開發出的各種食品、保健類藥品在市場上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同時,通過開展桑園間作套種、養殖畜禽等,還可實現綜合經營和循環利用,多途徑提高桑園產值和桑農收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同時,作為第一批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縣,夏津縣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已連續舉辦六屆,經過六年培育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消費者得實惠、企業擴市場、電商平臺和金融機構增業務的多方共贏局面,探索建立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惠及民生”的文旅消費長效機制。今年消費季期間將運用圖文、實物展覽、傳承人技藝及創作過程演示等多種形式,舉辦3期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簽約企業展,展示非遺保護、文創發展成果;并將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5萬元。
夏津桑產業早已掙脫了“一粒果”的束縛,夏津古桑研究院研發的古桑茶、桑黃、桑葉精粉、桑椹果干、桑葉面條等古桑健康系列產品,逐步使桑產業成為夏津縣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夏津已擁有椹果深加工企業2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實現了從一粒椹果到桑的全元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