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務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堅持靶向施策、集聚資源、全域提升,走出了強村富民、增資增收的新路徑。
夯實根基,強村富民。2021年村“兩委”換屆后,黨支部班子年齡學歷實現了“一降一升”,打造了“硬核”村干部隊伍。在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方面,推動各村黨組織“不比基礎比變化、不比條件比干勁”,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切入點,廣泛開展“耕、種、管、收”的全流程土地托管服務,集中連片管理,規模化經營,既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產量,又實現了集體增收、群眾共富,把黨組織和群眾擰在了一起,“跟著支部有奔頭”成為廣大群眾的共識。
轉變觀念,涵養鄉風。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移風易俗”新模式,充分發揮村“兩委”成員、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大力營造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的濃厚氛圍,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解決群眾觀念“里子”問題。通過組織“群商會”等活動,對村內的紅白事算好“明白賬”,議出新風尚,真正走出了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新路子,用黨風淳化民風帶動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多渠引水,多元發展。嚴務鄉以區域黨建共同體為發力點,將多種經營、特色種植作為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推進土地、技術等發展要素集聚,不斷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借助油葵種植,盤活河灘地和村內邊角地資源;實行稻麥兩季輪作,改變單一的小麥、玉米種植模式;引進社會資本開展規模化土地流轉,有效解決了傳統農業“人散、地散、資金散”的問題,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多元化高水平發展。
(通訊員:卞英 尚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