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新辦理的手機號碼,在注冊各類App時,卻顯示不是新用戶?這可能是你的個人信息泄露了。近日,武城縣首例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順利辦結,三名通信代理商員工售賣超萬名客戶個人信息,從中牟利10萬余元,最終難逃法律制裁。
自2019年開始,被告李某、崔某、楊某等人利用從事移動通信代理商的便利,在為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客戶手機非法注冊部分網絡App,并將客戶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發送至指定的微信群,從事所謂的“拉新”業務。業務“上家”按照每條信息1-10元不等的價格向其支付報酬。
至2021年6月案發,被告李某、崔某、楊某等人共造成1萬余名公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獲利共計10萬余元。
武城縣檢察院對此案依法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此案中,刑事案件被告為3名、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為4名。3名刑事案件被告均被判處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李某判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五年執行,崔某判三年有期徒刑緩期四年六個月執行,楊某判一年六個月緩期三年執行。(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俞榮 通訊員 高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