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吸煙可增加7倍心梗風險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劉珊珊
在我國,每10秒鐘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吸煙、肥胖、情緒激動等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36歲的顧先生沒有三高和心梗家族史,只是愛吸煙,沒想到這個愛好導致了他年紀輕輕就患了心梗,血管已經堵塞90%,好在就醫及時,“撿”回了一條命。
一天兩包煙,心梗在“招手”
顧先生被120送至德州市中醫院時,胸口壓榨樣疼痛,該醫院心血管病科主治醫師周人杰根據患者癥狀判斷是心梗急性發作,遂立即開辟綠色通道。為其進行心血管造影發現,血管已嚴重堵塞,如不及時開通,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周人杰馬上聯系相關科室為患者植入了兩枚支架,堵塞的血管被打開,血流恢復正常,患者胸痛癥狀也消失了。恢復健康的顧先生很納悶,平時身體很好,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也沒有心梗家族史,怎么會突發心梗呢?周人杰經詢問了解到,患者平時愛吸煙,有時每天兩包都不夠,這次血栓閉塞性病變可能是大量吸煙引起血管內皮紊亂,進而在勞累、劇烈運動、飽餐等因素誘發下促使血栓形成。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吸煙與心肌梗死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對于青年男性來說,吸煙可增加7倍的心梗風險。
心梗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以前,心梗患者大都在五六十歲以上,現在,三四十歲的心梗患者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周人杰說,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在快速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心梗通常起病急驟、癥狀兇險,一旦發生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危重,猝死的幾率也比老年人更高。造成年輕人心梗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工作生活節奏快、生存和心理壓力大、煙酒無節制、體力勞動少、不良飲食習慣及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等。因此,年輕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在秋冬季節交替時要注意保暖。同時,對于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異常的人群來說,要注意對心梗的預防,必要時要到醫院進行預防性檢查。
警惕發病“信號”,及時就診治療
心臟病發作時,一般會有胸痛胸悶、呼吸急促、過度出汗等癥狀。也有肩膀痛、脖子不舒服等不明顯的癥狀,很容易被忽略。就像顧先生,開始頸椎不舒服時沒有引起警惕,直到胸痛發作才緊急就醫。
另外,心臟缺血會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這是典型的疼痛轉移現象。還有一些人群沒胃病卻胃疼,這是因為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梗有時表現為胃部有燒灼感。預防心臟病從細節做起,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別總覺得忍一下就過去,應該及時就醫。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周人杰提醒,如果沒有重要病史或遺傳疾病,身體出現異常不舒服的情況時要及時就醫診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