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于海琳)
“我住在小區外面,可以幫大家采購物資,有需要可以微信聯系我。”11月1日,在德州天衢新區康博公館小區18號樓的微信群里,業主張女士發出的這條信息讓群里頓時沸騰起來。
當時小區有幾棟樓處于封控狀態,業主們在團購群里接龍的蔬菜有的配送延遲,這個消息對急需物資的業主來說像是一場“及時雨”。“菠菜1把、土豆6個”“面粉一袋、鮮面條1盒”……一時間,張女士的微信響個不停。
此后兩天時間里,張女士充當起“采買外援”,一趟又一趟,與物業工作人員和熱心業主一起愛心接力,義務幫小區近40戶居民運送了價值五千余元的物資。
熱心之舉很快在業主群里傳播,11月2日需要張女士幫忙采購的業主從前一天的七八戶漲到30余戶。面對如此多的采購量,張女士未有任何抱怨,仍盡心盡力為大家采購。
張女士可以幫忙采購送至小區門口,但物品怎么到達居民家中呢?對此,小區物業給予了最大幫助,讓物資運送的“最后100米”得以快速、安全抵達。
物業經理尚軍了解情況后,立即發布了招募信息,除18名樓管外,還有30余名業主志愿者自發前來幫忙。他們駕駛三輪平板車,一趟趟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各家各戶,既豐富了大家的餐桌,也溫暖了鄰里的心。
面對記者的采訪,張女士表達了自己的初衷,她認為自己只是盡了綿薄之力,“我們小區就像個大家庭,看到大家都收到了物資,雖然有點累,但是心里挺高興的。”居民們也在群里紛紛給張女士以及物業工作人員、熱心志愿者點贊:“你的幫助讓我們感動!”“中國好鄰居!”疫情面前的鄰里情誼,讓大家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也增加了大家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