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今年對27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升級
一區一策“改”到群眾心坎上
德州新聞網訊(程元金任鵬龐鑫)“小區建成20多年了,改造以前臟亂差,如今改造后環境優美、住著也舒心。”11月8日,臨邑縣棉麻小區居民尚興忠笑著說。
今年以來,臨邑縣27個老舊小區的2930戶居民享受到了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實惠。“我們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民生實事安排部署,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把好事辦好、辦實、辦得讓群眾舒心滿意。”臨邑縣縣長崔磊說。他們堅持精準施策,定向發力,做到“基礎類應改盡改、完善類一區一策、提升類好上更好”。同時,重點對給水、排水、采暖、道路、安裝監控設施、飛線治理、電動車充電樁等基礎類項目,綠化、照明、新建活動室、安裝健身器材等提升類項目進行改造升級。
“小區改造前會把大家聚在一起商討改造方案,我提議的增設健身器材的建議就被采納了。”廣場小區居民張玉華在小區新設的健身器材上邊鍛煉身體邊說。
臨邑立足“聽民生、紓民困、暖民心”理念,牢牢把握“共建共享、共同締造”的原則,讓居民唱“主角”,小區怎么改,群眾說了算。由小區居民決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結合小區的區域特點和設施現狀,聚焦補齊小區短板,一區一策,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滿足群眾需求。工作中,他們提前謀劃,嚴把項目推進關、質量安全關。快速辦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等相關手續,確保如期開工。施工單位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有序交叉推進,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擾民。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們發動物業公司、業委會積極參與,邀請業主代表擔任小區改造監督員,將后續管理前置到改造過程中,推進小區長效機制的建立。同時,結合“紅色物業”創建,推進小區管理專業化、常態化。
“我們按照‘精致縣城’‘宜居宜業宜游’理念,將明年1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上日程,提前謀劃介入,進一步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真正把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群眾心坎上。”臨邑縣委書記張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