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探索精準供熱的同時注重節能降碳——
“智慧+新能源”屋里暖窗外藍
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工作人員對供暖設備進行巡檢
□李淑冉劉乾
11月15日,供暖首日。武城縣美地新居小區劉俊佩家里暖意濃濃。“地板熱乎乎的,在家穿件秋衣就行,很暖和。”劉俊佩高興地說,她今年剛搬進這個小區,今冬首次供暖,屬于新用戶,原以為上門開閥的流程很麻煩,沒想到只需在微信公眾號上掃碼繳費后,在“報修服務”中選擇“打開閥門”服務,工作人員就上門了,很方便。
“碼”上報修是武城縣供熱企業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推出的便民服務。公司為每個小區定制了專屬二維碼,居民關注微信公眾號后掃描相應二維碼就可以進行查詢、繳費、報修等業務,足不出戶享受智慧供熱服務。
便民服務信息化的同時,供熱運行維護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創建了供暖智慧監管平臺,即清潔能源供暖智控中心,全面監控地熱水從地面采出后經多井集輸、除砂排氣后進入中心機房的全過程。“在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北供熱首站的所有進站總流量、溫度、壓力和供熱管網的溫度和壓力,方便及時采集和自動化調整供熱運行參數,省去了外出巡線、發現不及時等問題,保障了穩定、恒定、優質的供熱環境。”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副總經理郝文龍說。
郝文龍介紹,供熱方式不僅智慧,更重要的是綠色環保。冀東新能源公司是去年引進到武城的,承擔著武城縣首個清潔能源供暖項目。項目采用地熱清潔取暖方式,使用板式換熱器和水源熱泵聯合供熱,供暖過程中,供暖循環水由38℃增溫至55℃,供暖結束后,待地熱水降至22℃后,經過濾處理后輸送至各回灌井,實現了“取熱不耗水”,無壓回灌。這種方式與傳統能源相比具有低碳、環保、綠色等優勢,預計每年供暖可節約5.4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14萬噸。
目前,冀東新能源武城分公司主要服務城區西北片區39個小區的集中供暖,供暖面積189萬平方米。
此外,保障城區供熱的武城縣老牌供暖企業弘源熱力有限公司也在不斷探索智能管控系統,實現精準供熱、按需供熱,降低供熱耗能。一方面對換熱站進行改造,增加熱量表、電調閥等硬件設備,通過智能管控系統,對每個供熱支路和換熱站分時分段遠程精準調節,解決了以往供熱管網不同時段、不同區域都是統一溫度供應的能源浪費問題。另一方面以部分小區為試點,將溫度采集器和智能閥安裝到終端用戶家中,解決用戶溫差問題,使供熱更均衡。
“截至目前,武城縣集中供暖已全部啟動。”武城縣住建局一級主任科員李慶凱介紹,他們還對供熱人員進行培訓,成立了應急救援隊伍,確保廣大居民溫暖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