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秀青 本報通訊員 王月新
11月14日,在陵城區鄭家寨鎮新城社區“老支書談心茶舍”,值班的金牌調解員李主后接待了居民李紅。據李紅反映,樓下廣場天天有人跳舞,音響震天響,本來自己就睡眠不好,這下更影響休息了。李主后了解情況后,馬上與廣場舞隊負責人溝通,經協商,將他們的活動地點轉換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院內,雙方都很滿意。
鄭家寨鎮共有98個自然村、4.5萬人,村莊多,基層治理壓力大。該鎮持續聚焦基層微治理,今年10月,在新城社區“一站式”矛盾調解中心試點設立“老支書談心茶舍”,邀請1名農村退休黨支部書記擔任首席調解官,3名退休黨支部書記擔任金牌調解員,3名現任黨支部書記兼職調解員,充分發揮他們知民情、懂民意的優勢,打通疏導村民矛盾糾紛的“最后一公里”。
這4名退休黨支部書記,群眾基礎好、德高望重,熟知政策、法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善于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退休不褪色,充分發揮老干部余熱,組成了金牌調解團。在“老支書談心茶舍”宣傳彩頁上,詳細介紹了調解員的情況,包括姓名、照片、聯系方式、擅長調解矛盾的類型等信息,群眾可以隨時來訪,也可提前預約。
“我們圍繞婚姻家庭、鄰里矛盾、土地糾紛等民間糾紛,分類建立矛盾糾紛問題清單。”金牌調解員劉金堂介紹,可以現場解決的問題,調解員立即回復;不能現場解決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商量解決對策并及時反饋,形成接待、轉辦、處理、反饋的“閉環鏈”,確保“件件有回音”。“我們還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將法治宣傳和法律知識普及融入日常的調解中。”金牌調解員孫華勛說道。
截至目前,“老支書談心茶舍”已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4件,接待群眾咨詢70余人次,心理疏導11人,預防信訪矛盾糾紛3件,協助社區開展公益宣傳5場次。
“鄉村振興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我們在踐行‘楓橋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這些老同志的特長和智慧,成效顯著,受到群眾歡迎。”鄭家寨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李俊濤介紹,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調解團規模,把更多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等銀齡先鋒納入隊伍,為鄉村治理注入新能量。同時,將在全鎮推廣“老支書談心茶舍”試點經驗,打造基層治理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