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建新通訊員馬芳陳爽)近日,寧津縣某物業公司負責人專程來到寧津縣法院,為王文萍法官團隊送來兩面錦旗,對法官團隊化解公司與20戶業主物業合同糾紛,消除雙方矛盾表示感謝。
自今年5月份起,該物業公司分期分批將20戶業主訴至寧津縣法院。據公司負責人介紹,根據物業服務協議,公司為小區業主提供物業服務,然而部分業主未按時繳納2022年至2023年期間的物業費,公司多次催要無果,于是請求法院判決被告繳納拖欠的物業費和滯納金。
立案后,王文萍進行充分前期調研。此案雖然訴訟標的不大,但涉及業主人數較多,且事關物業公司經營與群眾切身利益,采用訴前調解模式更有利于息訴止紛,使物業公司和業主回到彼此理解的良性狀態。
考慮到每戶業主情況不同,為避免群眾來回奔波,法官決定通過線上方式逐戶進行調解。起初,物業公司與業主各執一詞,都認為是對方違約在先,雙方僵持不下。鑒于此,王文萍從法、理、情角度對雙方爭議問題逐一解答,厘清雙方權利義務,提醒業主應當通過合理方式表達訴求,拒絕繳納物業費只會激化矛盾,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業主的生活質量。同時,法官建議物業公司認真傾聽業主意見,努力提升物業服務水平。
經過反復溝通,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物業公司分別與20戶業主達成訴前調解協議。至此,這20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通過訴前調解圓滿化解。
近年來,寧津縣法院樹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推進訴調對接,將矛盾糾紛止于訴前,最大限度減輕當事人訴累。組建家事、道交、人民調解、行政和解、勞動爭議、執行和解6個專業調解團隊,積極參與社會基層治理,構建分層過濾、銜接配套的遞進式多元糾紛解決體系,努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
寧津縣法院依托少年家事綜合中心,在各鄉鎮、村從事婦聯工作的人員中公開選聘149名家事調查調解員,充分利用家事調查調解員熟悉基層、扎根基層的優勢,建立覆蓋全縣鄉鎮的調解網格,實現由“群眾上門”到“送調解到家”,把糾紛化解在地頭炕頭。依托“互聯網+”,將線下調解模式搬到線上,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實現線上調解、電子簽章確認,實現“調解、立案、開庭”一站式解決模式。
同時,寧津縣法院探索完善“分調裁審”工作機制,通過“科學分案、高效調解、速裁解紛、快審速判”四位一體,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實現案件審判提速增效。“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用心用情辦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讓群眾更加真切感受到司法溫度。”寧津縣法院院長任運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