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縣人大常委會推動基層人大代表工作走深走實
摸清社情民意 辦好“關鍵小事”
記者王露通訊員胡曉陽夏銘
“安裝的垃圾箱密封不好,臭氣外溢,影響正常生活……”11月2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眾說事會,在劉營伍鄉人大代表工作站“群眾說事堂”舉辦。村民暢通無阻地講出煩事、難事,人大代表也一一記在他們的履職記錄本上。
寧津縣人大常委會引導各鄉鎮(街道)聚焦特色和優勢,扎實推進基層人大建設,努力使各鄉鎮(街道)在創新工作、優化履職上有新抓手,在完善制度、強化監督上有新成效,在服務群眾、改善民生上有新作為,辦好“關鍵小事”,推動基層人大代表工作走深走實。
保店鎮人大組建智惠胡蘇、育教胡蘇、聚力胡蘇等5支專業代表小組,其中智惠胡蘇小組圍繞保店鎮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借助數字經濟新優勢,組織短視頻電商培訓,幫助企業、電商直播經營者提高直播技能技巧,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相衙鎮人大根據人大代表滕海清是出租車司機的實際情況,設立“人大代表連心車”,讓出租車開到哪里,民情民意就收集到哪里。寧津縣津城街道人大開辦“幸福故事匯‘津’彩‘碼’上見”欄目,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化身宣講員,宣講理論知識、優惠政策和街道的發展變化等,實現隨時隨地掃“碼”聽故事。大柳鎮人大設立趙金昌特色代表工作室,由人大代表趙金昌提議,村黨支部牽頭,組織人大代表、黨員干部和村民利用晚上茶余飯后的時間,商農事、講政策、調糾紛、解民憂、謀發展。張大莊鎮人大依托“巧匠之家”零工市場,人大代表進市場開展“就業幫幫團”服務,為企業提供招工渠道,為群眾提供就業咨詢服務。
今年以來,寧津縣人大常委會建立“3+12+60+12”人大代表“家站室”體系,在市級人大代表中建立3個代表之家,在鄉鎮(街道)建立12個人大代表工作中心站,在12個鄉鎮(街道)的村、社區、企業、學校等代表所在處所各建立5個人大代表工作站,選培模范引領式的代表建立12個特色代表工作室,讓全縣974名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全部進“家”入“站”(室)。同時,積極探索代表網上履職新途徑,創建了“云上家站室碼上見代表”手機客戶端代表履職平臺,為每位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設置了一個“專屬代表碼”,方便聯系群眾,真正實現“代表尋憂、政府解憂、社會評憂、群眾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