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職能 督促改造無障礙
通道檢察監督“有愛”老人出行無礙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董建新 通訊員 高忠祥 宋潔)“無障礙通道改造好了,我們老人出行可方便多了,這多虧了檢察機關。”近日,在子女的陪同下,武城縣某安置小區居民王善治坐著輪椅來到小區樓下廣場,他對前來回訪的武城縣檢察院檢察官杜紅洲豎起了大拇指。
幾年前,該安置小區工程竣工,王善治和老伴懷著喜悅的心情搬入新家。新房子寬敞亮堂,還加裝了電梯,按理說老兩口應該高興,可一件事始終讓王善治悶悶不樂。
原來,王善治今年70多歲,腿腳不利索,老伴膝關節也做過手術,出行只能靠輪椅或助行器。但他們所在樓的樓道門口與電梯門口有三層臺階,未設置無障礙通道。就是這短短的三層臺階,成了這棟樓幾戶老人坐輪椅出行的“攔路虎”,只能靠家人搬抬才能下樓。在此期間,部分出行受困的老人也曾找物業反映,但均沒有解決。
前不久,武城縣公益訴訟“益德益心”志愿者將居民的困難反映到武城縣檢察院。檢察官們意識到,這是一條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訴訟線索,隨即到現場調查取證。通過對居民、物業和社區居委會進行走訪調查,檢察官了解到王善治等老人所在的居民樓因層高要求,導致電梯門比樓宇門高出約45厘米,于是建造時在樓宇門通往電梯口處增加了三層臺階,但未設置無障礙通道。檢察官了解到,該樓共3個單元56戶居民,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29人,年齡最大的已90多歲。
杜紅洲表示,根據9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定,該樓的無障礙通行設施不符合規定,影響特殊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武城縣檢察院在調查核實后,立即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建設單位依法對這棟樓房進行改造,確保無障礙通行設施安全、便利。
發出檢察建議后,檢察官對案件持續跟進監督,多次與施工單位和小區居民、樓道長就改造方案進行磋商溝通,聽取居民意見,推動施工進度,不到十天,無障礙通道順利改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