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黨建+N”多元調解機制
義渡口鎮:源頭化解矛盾糾紛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宋延濤 通訊員 李星 魏晨晨)“謝謝咱鎮上工作人員的調解,我們兩家的疙瘩終于解開了。”近日,陵城區義渡口鎮鐵頭村的兩位村民來到鎮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向幫助其解決問題的工作人員道謝。
近年來,義渡口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黨建+N”多元調解機制,形成“黨支部+ 一站式矛調中心+志愿調解工作隊伍+群團組織+……”的大調解格局,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今年以來,共化解復雜困難矛盾糾紛42起。鐵頭村兩村民因閑散地歸屬問題積怨已久,經管區與村委會協調,閑散地劃分明確,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打造一處中心,調解有陣地。該鎮新建一處約210平方米的“一站式”矛調中心,配備2名信訪專干、1名人民調解員、1名法律顧問、1名心理咨詢師。整合公安、法庭、民政、社保、經管、退役軍人、綜治等相關部門人員入駐辦公,提供信訪接待、矛盾調解、網格管理、法律服務、社區矯正等服務,推動矛調工作提檔升級。
成立一支隊伍,調解有人員。由村黨支部出面,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動員老黨員、退休職工干部、婦女主任等成立“志愿調解工作隊伍”,協助開展人民調解等常態化治理工作,實現公共服務和治理觸角由村向組延伸,變民意訴求“被動聽”到民情呼聲“主動問”。
發揮群團作用,形成社會合力。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讓其參與矛盾化解工作,形成人人支持矛盾調解的社會氛圍。目前,有3個群團組織、社會組織,15名“兩代表一委員”參與到矛盾調解中來。
開展文明實踐,弘揚時代新風。義渡口鎮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榮譽村民”“美麗庭院”等系列評選活動,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今年已經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榮譽村民”20人。探索德法同行融合治理,把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納入村(社區)紅白理事會,以法治推動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德治工程建設。
“從怒目相對到心平氣和,通過多元調解機制,各級矛調組織及時、暖心、有效地排除矛盾糾紛,贏得了群眾信任。”義渡口鎮黨委書記孫麗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