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秦士平)近日,在十里望回族鎮亞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廠房內,筆者看到,30多名職工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有的正在焊接高桿收割機架,有的正在組裝土豆收獲機。公司經理程廣森向筆者介紹說:“別看我們是一家只有30多人的小廠,但我廠生產的土豆收獲機、割草機等七種產品,都是本廠自主研發制造的,并且80%的產品出口創匯,其中我廠發明創造的高桿作物收獲機,更是填補了國家空白,是收割蘆葦等高桿作物的理想機械,很受客戶的歡迎。 ”
??? 亞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原機械廠破產后,由原廠下崗職工程廣森挑頭帶領十幾名工人,于2005年投資十幾萬元成立的一家小型農機具加工廠。程廣森在有了自己的企業后,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追逐自己的夢想。 2005年秋后,正是蘆花飛舞、蘆葦收割的季節,程廣森拉著原機械廠生產的割曬機,來到了湖南岳陽市君山蘆葦場。然而,原機械廠的割曬機到蘆葦蕩里一試割,根本不行,而當時全國機械行業還沒有人制造出合格的蘆葦收割機。看著大片還站立著待收割的蘆葦,看著客戶期待的目光,程廣森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從那一刻起,程廣森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制造出合格的蘆葦收割機,解放生產力,給農業機械人增光,給山東人添彩。
??? 從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間,程廣森每年都要到湖南君山蘆葦場去十幾趟,每趟少則在君山待上三五天,多則待一個月。現場試,現場改,每年投入研發費用七八十萬元,前后七年共投入近500萬元。 2011年10月,發明的專利高桿作物收割機經現場多次試驗正式定型成熟,開始投放市場。用亞泰機械發明的蘆葦收割機,每小時可收割蘆葦8到10畝,一機效率能抵60到80人,相比人手收割,每畝還能降低成本20—30元。蘆葦收割機定型成熟后,當年就賣出了20多臺,并且還出口東南亞,被馬來西亞買去兩臺,用來收割黃麻。
??? 亞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這個只有30多人的小廠,常年抽出6名精兵強將搞產品研發制造。該廠現在生產的土豆收獲機、播種機、花生收獲機、播種機、割草機、果園噴藥器等七種產品,都是本廠研發制造的,并且80%出口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生產的高桿作物收獲機自打產品定型成熟后一直暢銷,今年計劃生產80臺,已訂購生產了20臺。現在,亞泰機械的研發團隊針對廣西甘蔗收獲市場還沒有定型成熟的收獲機械的情況,又瞄準了甘蔗收獲機這一新的研發目標,爭取今年年底拿出樣機,填補這項國家空白,向黨的十八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