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先生在青少年書畫大賽上用禹城話發言
孫老祖籍禹城市房寺鎮孫橋村,他16歲時離開家鄉外出求學,至今雖然已經60余年,但他一口濃重的鄉音,讓人很難相信他已經離家幾十年。馮定敏女士談起孫老的鄉音難改,總是無奈又可笑,她給我們講述了孫老因為執著于禹城話、總也學不會說普通話而引發的小故事,聽來叫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深為孫老的故園情深而打動。其實,以孫老的聰明好學,哪里能學不會普通話?可是幾十年離家在外,喝不到家鄉水,摸不到家鄉土,強烈的思鄉之情曾讓孫老徹夜難眠,能夠安慰和陪伴他的,唯有一口鄉音。
初來臺灣,馮定敏女士供職于臺灣電信局,工作非常繁忙,經常需要加班,孫康先生常常搞不定兩個年幼的孩子,所以常打電話請教太太。如果碰巧是馮定敏女士親自接電話,一切都好說,可是如果馮女士不在電話前,孫老可就要費一番周折了。因為孫老地道的禹城話,臺灣本地人很難聽懂,常常是孫老講了半天,接電話的人還總是云里霧里。后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有著濃重大陸山東口音的人是馮定敏的先生,一接到孫老的電話,也不費勁去辨別到底孫老說的是什么了,而是直接叫馮定敏來聽電話。
馮女士曾想要努力地培訓孫老的普通話,可是孫老總是不上心,常常是太太教一句,孫老忘一句,學的囫圇吞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夾雜著山東話,叫人更加聽不明白孫老說的是什么了。后來馮女士放棄了教授孫老普通話,索性當了孫老的代言人。只要兩人共同出席活動,需要孫老發言時,孫老總是對太太先說一遍,然后馮女士再用普通話陳述出來,伉儷情深的這一幕曾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因為鄉音難改,孫老也曾經鬧了不少笑話。一次,夫妻二人一起去赴宴,宴中,孫老想要喝點湯,于是對服務生說:你這里有沒有喝頭?服務員狐疑了半天,也沒有搞明白什么是喝頭,于是跑去問老板,老板猜測了半天,也猜不出來,于是出來親自給孫老致歉:對不起,先生,我們這里沒有“喝頭”,請問,“喝頭”是個什么東西?馮定敏女士哭笑不得,趕緊對老板說:就是湯而已啊!還有一次,也是在飯店,孫老忽然想吃油炸花生米,于是對服務生說:來一碟長果仁兒,油炸的。看著服務生一臉不懂的樣子,馮定敏女士忍住笑,對服務說:一碟油炸花生米。服務生一走,全場爆發出一陣哄笑。
1996年,孫老攜夫人馮定敏女士去美國看望兒子,美國優美的人文、自然景觀的確叫人賞心悅目,但天天西式餐點卻讓孫老的中國胃有些受不了。他強烈地想念著中國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看著父親對著一桌漢堡牛排難以下咽,兒子索性帶著父母去了頗負盛名的一家中餐館,結果客滿不說,還還有許多在店外拿牌等候的客人。孫老一看有這么多客人,性急的他對兒子說:走,我們不吃了!一口濃重的山東話在餐館里格外響亮,一位端菜的伙計聽了孫老的話后,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了孫老好一陣,然后走過去,用同樣的山東話對孫老說:大爺,您是山東人?孫老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里能夠聽到鄉音,他一下子握住了小伙計的手,激動地說:我是山東人,我就是山東人。您也是山東人吧!咱可是正兒八經地老鄉啊!說著說著,眼角不由自主地就濕了。小伙計也格外激動,他引領著孫老一家人走向里面一間潔凈的小單間。那天中午,小伙計委托廚師給孫老做了一桌地道的魯菜,好好地慰藉了孫老的思鄉之情。回去的路上,孫老格外激動,一個勁地對太太說:幸好我的家鄉話一點也沒有變,要不然,就會錯過今天這個小老鄉了!
□李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