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汩羅江水向東流
??? 離騷一曲千古愁
??? 香粽萬棹覓屈子
??? 流芳百世名不朽
??? 一年一度,又到端午。每到此時,總會讓我想到汩羅江和江畔上的玉笥山及披發行吟,憔悴幽思的屈子。
??? 屈原是中華民族的一座豐碑。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帝王將相和達官貴人及凡夫俗子的逝世之日能被列為中國法定的紀念日,沒有,只有屈原。
??? 屈原的價值和意義已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在中華文學史上,屈子一直占據著顯赫的位置。他那一篇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文章閃爍著五彩華光,照耀著華夏大地。特別是他那發表在《詩經》之后的《離騷》,讀來字字含淚、句句泣血,讓人肝腸寸斷、令人深思!
??? 屈原處在戰國時代。公元前278年,楚國城都郢被秦軍攻破,屈原感到救國無望,便眼落苦淚、悲傷至極,以身許命、投江而去。
??? 屈原選擇了以身許國,那是一種何等的凄苦、悲壯、絕望和無奈啊!在那戰國硝煙彌漫的時代,他本想在楚國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并也曾得到過楚懷王的信賴。他認為,只要一心報國,只要一心忠君,就會永遠站立在楚國的朝堂上,實現自己的雄才大略。然而,屈子不善甜言,不善逢迎,常年忠言,常年逆耳,必然龍顏不悅,直至大怒。終被流放。在流放期間,他還對未來抱有一線希望,終日盼望重回朝堂,重見曙光。可黑暗后面還是黑暗,在佞臣當道的楚國看不到一絲曙光。最終以命許國!一個國家,如果有昏君,再有佞臣,那真是老百姓的無窮災難。那楚國偏偏兩者都有,縱使屈原有天大的本領,也只能在夾縫中艱難的生存。死,也只能是如此悲慘的下場。屈原在汩羅江畔,無數次地思索著國家的命運。他容顏憔悴,心灰意冷,唯有一死。他的死,轟轟烈烈。他的死,高貴偉大。這種不愿行尸走肉的活著,寧愿光明磊落的死去,這是一種品格的高貴。這種精神可與天地共存,可與日月爭輝!
??? 屈原,錚錚鐵骨,光明正大,立于天地之間。他不媚俗,不從眾。寧愿一朝離世,也不向權貴低頭。他的高貴就在于,把自己靈魂中最震憾人心之處毫無保留地呈現給了世人,代代流傳,永照千秋。讓我們在端午節仰視這種精神和品格吧!
??? 一條憂傷奔流的汩羅江,一座風景秀麗的玉笥山,一潭碧水蕩漾的洞庭湖,彼此為伴,相映相輝,悠悠的歲月,悠悠的心境喲!
張寶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