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十年,高樓一座座拔起,遍布禹城大街小巷的大雜院在逐年消失。伴隨著喬遷的欣喜,人們往往有一種悵然若失:昔日大雜院的鄰里親情,已變成美好回憶,就連擁擠嘈雜和糾紛斗嘴,仿佛也變得使人眷戀——這便是老鄰居聚會時(shí)常流露出的大雜院情結(jié)。
??? 大雜院留給我的記憶是親情與溫暖。那是上世紀(jì)70年代末期,居住的大雜院是單位的舊平房,由于單位擴(kuò)建喬遷后,留給部分職工家屬居住。一排排房子住著十幾戶人家,在每排房子中間只有一個(gè)水管,早晨、晚上,家庭主婦們便聚集在水管邊洗涮,大家邊洗衣服邊聊天,嘻笑戲罵,吆喝喧天,繪聲繪色地傳播小道消息、花邊新聞,說長道短,場面十分熱鬧。
??? 那時(shí)院子里雙職工多,夫妻上班便把鑰匙交給隔壁鄰居,孩子放學(xué),或老家來了親戚,鄰居便出來代為張羅。那時(shí)人們的生活并不富裕,每戶有2-3個(gè)孩子,但不管哪戶人家包餃子、烙菜餅、炸魚、燉雞,都會先給鄰居送去嘗嘗。每年夏日吃早飯、晚飯時(shí),家家門口擺上小桌、凳子在院子里吃飯,誰家吃的啥飯,一目了然。左鄰右舍同樣大的孩子,看誰家做好吃的,就會搬著凳子到誰家去吃,飯后人們便三五成群地坐在院子里,搖著蒲扇,乘涼閑聊。到了冬天,門前屋后,聊得上來的鄰居們聚在一家,圍著蜂窩爐子“瞎白話”,任憑爐上白鐵壺里燒開的水“嗞嗞”地響。如果哪家老人有了急病或小孩磕著碰著進(jìn)了醫(yī)院,不用招呼,鄰居們便會輪番探望。當(dāng)然,有時(shí)也會有摩擦與糾紛,雖然當(dāng)時(shí)火冒三丈急赤白臉,但過不了三五天便又坐到一起。一個(gè)院子里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哪有那么大的仇?
??? 一眨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大雜院的居民也陸續(xù)搬進(jìn)單位建的新樓房,條件好的人家則購置了商品房,老鄰居們也都分開了。自從過起高樓大廈單門獨(dú)戶的日子,大雜院的“熱鬧”一去不返,空落的樓梯與冰冷的鄰居房門令人失去了前去敲門的勇氣,即使在樓道偶然相遇,也只是禮貌一笑,各忙各的事。
??? 現(xiàn)代化的生活讓我們衣食無憂,熱天,不用再搬個(gè)竹椅到外面乘涼了,家里開著空調(diào)呢,冬天也不用圍坐在一起烤火了。偶爾翻看大雜院的舊照片,總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少了些什么……
??? ●張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