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習總考察云南時曾對 “鄉愁”下過這樣的定義:什么是鄉愁?鄉愁就是你離開后還很想念。筆者贊同這樣的詮釋,也感同身受。比如對自己的故鄉就滿懷這樣的情感,濃濃的、粘粘的,任憑幾十年風風雨雨也難以稀釋。
??? 對我而言,鄉愁的地標就是村北的那棵比我年齡還要大的杜梨樹。它的背后是一片梨樹行,特別是梨子成熟季節,對幼小的我具有強烈的誘惑力。更重要的是,那還是通往姥姥家的必經之地,也是幼小的我認識外邊世界的始發點。因為從那里,我曾隨著父母親,或坐自行車,或坐地派車,甚至步行,去十里地開外的姥姥家串親戚,享受除家庭之外的另一份沉甸甸的親情。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只有到了姥姥家,才能享受到糖塊、餅干之類的奢侈品,以及姥姥對我這“外甥狗兒”的舐犢情深,對一日三餐窩頭就咸菜的我來說,無疑是一次收獲頗豐的愉快旅行。再后來又延伸到了姥姥家往北十里開外的姨家,直至發生了改變我人生軌跡的變故后,這段記憶才嘎然而止。
??? 除此之外,我還常常和玩伴們到杜梨樹下模仿《打擊侵略者》、《奇襲》等電影,玩志愿軍打美國鬼子的游戲。由于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我理所當然地扮演志愿軍的角色,這讓其他玩伴頗為糾結。玩累了就摘幾串成熟了的杜梨充饑,直到在家長喊孩子們回家吃飯的吆喝聲中意猶未盡地離開。
??? 因此說,村北這棵杜梨樹承載了幼年的我太多太多的喜怒哀樂的諸多記憶。
??? 記得前幾年有次回家,一時興起,專門來到杜梨樹下拜謁。幸好,杜梨樹還在,但隨著三四十載歲月的侵蝕,它已不再那樣傲然挺立了,而呈現出了枝枯葉衰的破敗相,蓬松的樹根裸露在外,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讓人擔心它沒幾年的壽命了。而我人微言輕,也無力對它采取保護措施,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機從不同側面拍照留念,后來由于更換手機,連照片也難尋蹤影了。
??? 除此之外,那條通往姥姥家的土路也早已被農田侵蝕了,取而代之的是從別的方向修建的柏油路。當年坐在父親騎的“國防”牌自行車后座上、隨著行駛在土路上無節奏的顛簸、聽著父親怕我睡著摔了的拉呱及路邊樹上蟬鳴、仰望藍天白云的情景,早已成為了塵封的記憶。
??? 在此,我不禁提醒自己,回老家時再去拜會拜會杜梨樹這位老朋友吧,多拍幾張照片,留住記憶,留住鄉愁!
姜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