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故鄉,或者在鄉村,或者在城區。對于故鄉,各有各的記憶和理解。
??? 我的故鄉是個不足500人的小村。從濟南往西大約100華里處,便是我的出生地。小村何年何月建立,不太清楚。傳說我們祖先原本不在山東,是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底下遷移而來。剛建村時只有兄弟三人,都姓陳,后來又陸續來了一戶譚姓人家、十幾戶張姓人家和一戶郭姓人。
??? 遷移的原因,有的說瘟疫,有的說洪水,有的說戰爭,到底為什么,沒去考證。其實,所謂的故鄉原本都是他鄉,這是余秋雨先生說的。從朱元璋時期到現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已延續了若干代,骨子里、血液中,早已被齊風魯俗同化,成為地地道道的山東人。
??? 山東人和全國人一樣,有優點也有不足。傳統山東人有敦厚尚禮、豪爽俠義、勤勞正直、顧全大局的一面,也有好走直道、謹慎保守的一面。山東古代出過不少名人,近代以來步伐一度落伍,改革開放后又見起色。比較而言,魯西和膠東仍有不小差距。我的小村地處魯西平原,總體上仍屬欠發達地區。
??? 故鄉的氣候屬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不太冷,夏天不太熱,春秋相對稍短。春天多東南風和西南風,雨量很少,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屬較干旱地區;秋天多吹西北風和東北風,有時偶有揚沙天氣;夏天雨量較大,多急雨,常打雷,往往一陣風后即能放晴;也有連續幾日陰雨連綿的時候,不多。有時一陣大雨后可以看到艷麗的彩虹。
??? 我年幼時,村里的房子都是土坯壘成的,外面糊一層黃泥,坯墻下面由很矮的幾圈紅磚支撐整個墻體;房梁一般由榆樹的樹身削去表皮充當;檁條大多是柳樹圓木,一般為五根,很少有七根的;檁條上面橫著一根根半米來長的椽子,椽子上面是用蘆葦編成的房席,席上加一層厚厚的黃泥,就成了房頂。房頂幾乎是平的,夏天可以鋪一張草席在房頂上納涼或睡覺,滿天的星星亮晶晶的,南風徐徐吹來,很涼爽、很愜意。
??? 我們小村共有三條街道,均為東西方向。我家的院落靠近中間最長的那條。那時的小村,一個家族往往相鄰而居,各家的大門斜對著,朝向同一個胡同,春冬兩閑時,相互串門聊天很方便,逢年過節相互送些好菜好飯,致意祝福,同族之間盡管也有吵鬧,但很快就能握手言和。回想起來,那種濃郁的鄉情氛圍著實讓人難忘……好多年過去了,故鄉的人、事、物、情都在改變,變不了的是對故鄉的記憶與懷戀。
??? 陳德軍